李玄,作为事件的当事人,他自然明白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他深知,无论自己的初衷如何,未经朝廷允许擅自决策都是一个严重的失误。
这不仅可能招来非议,更可能损害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因此,在面对李渊的责备时,李玄选择了低头认错。
他明白,此刻的谦卑与顺从远比任何辩解都来得重要。
同时,他也暗下决心,未来在做出任何决策之前,都必须更加谨慎地考虑朝廷的意见和国家的利益。
只有这样,他才能继续赢得李渊的信任和支持,为大唐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他要保护家人。
李渊选择对他责备,显然是已经做好了准备。
对李玄的家人,自然是提前做了监视。
只要李玄有任何不服,恐怕就会先对他的家人下手。
但是,即使李玄选择了低头认错,李渊却没有就此作罢。
“李玄,你在处理临邑和扶南的事情上,轻则按罪贬为庶人,重则按罪当斩,但朕念及你立下大功,故让你功过相抵。”
李渊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惋惜,似乎是在告诉李玄,他的这次行为虽然得到了谅解,但并不代表他可以轻易地得到朝廷的赦免。
“李玄听令,从今日起,你被降为郡王,削去太尉兼扬州大都督之职。至于新职位,日后再任。”
李渊的话语如同冰冷的铁锤,重重地砸在李玄的心头。
李玄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失落感,像是被冰冷的雨水淋湿,透心凉。
他默默站在宫殿的中央,眼神中闪烁着难以名状的滋味。
那是一种深深的痛苦,一种无法言说的委屈。
他回想起自己为大唐平定四方的日子,那些战火硝烟中的日夜奔波,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而浴血奋战的时刻,都历历在目。
他一心忠于大唐,忠于李渊,从未有过二心。
他始终认为,只有为大唐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才是他身为将领的使命和责任。
然而,此刻的他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无助。
他没有在各王子的争权夺利之中站队,没有参与那些宫廷的阴谋和权谋游戏。
他一心只想为大唐的安定和富强而努力,却没想到,得来的却是李渊的猜疑和顾忌。
他的心中充满了苦涩和无奈,他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
他感到自己的忠诚和付出都被李渊的猜疑所抹杀,那种滋味如同被最亲近的人背叛一般,让他痛不欲生。
但是,李玄并没有立即发难。
他清楚地感应到,大殿周围布满了李渊的亲卫,每一个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士。
他们的气息如同冰冷的刀锋,让人不寒而栗。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将心中的失落和痛苦压下。
他知道,此刻的冷静和克制至关重要。
宫廷之中,一旦爆发大战,必将血流成河,无数无辜的生命将因此消逝。
这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也不是他作为一个将领和王子应该做的事情。
李玄也感觉到周围亲卫的气息中透露出一丝紧张和戒备。
很显然,他们并没有轻举妄动,因为他们知道,李玄不是一个轻易对付得了的人。
他是大唐战神,战斗力强悍,无人能敌。
但是,他们身为大唐将士,大唐君主的命令不得不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