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大戏中,他不过是一个小角色罢了,本王才是主角。”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
十几天过后。
大唐朝廷的圣旨传达到了交州。
这一天,交州的官员们齐聚在府衙,等待着圣旨的宣读。
气氛庄重而肃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感。
圣旨中,唐高祖李渊批准了李玄的奏章,同意出兵讨伐临邑国和扶南国。
他赞扬了李玄的勇气和决心,也对支持他的臣子们表示了赞赏。
同时,他也提醒众人,战争不是儿戏,必须要慎重对待,确保万无一失。
另外,要求江南部分地区和整个岭南地区都要配合李玄。
听到这个消息,交州的官员们并没有表现得高兴和自豪,反而感到了压力。
他们都知道,接下来的任务更加艰巨,需要全力以赴,配合李玄。
李玄站在府衙的台阶上,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决心和信心。
这是他一直等待的机会,也是他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他发誓要带领唐军战胜敌人,为大唐赢得更大的荣耀。
在未来的日子里,李玄将带领唐军展开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
他们将面对强大的敌人,经历无数的艰难险阻。
然而,他们有勇气、有决心、有智慧,他们是大唐的英雄,他们将创造属于他们的辉煌历史。
李玄接了圣旨后,开始商议讨伐临邑国的事宜。
在等待朝廷回复的这段时间,他也没有闲着。
他深知,战争不仅仅是武力的比拼,更是智慧和准备的较量。
因此,他一方面派人深入临邑国和扶南国,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地形地貌以及军事部署,以便更好地制定战略和应对各种情况。
另一方面,他也派出细作前往通往临邑国和扶南国的道路进行侦察,探查敌军的动态和防御情况,以及道路的通行状况,确保军队能够顺利进军。
李玄读过不同的兵书,自然明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道理。
通过这些细致的准备工作,李玄希望能够为大唐军队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知道,战争的结果往往取决于准备是否充分。
数日过后,李玄从各个渠道获得了更多关于临邑国和扶南国的情况。
这些情报不仅包括了两国的军事部署和战略意图,还涉及到了他们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
这些情报对于李玄来说至关重要,它们能够帮助他更好地制定战略和应对各种情况。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