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绣园到这开车要半小时,坐公交会更久,我实在放心不下,让小陈送你好吗?”
如果可以的话,李时泽愿意每周送杨江离上课,可他做不到。
请假一次两次没什么,一个月四次,着实有点太过了。
杨江离点头,“好的呀,我回去跟小陈说一声。”
绣园有车,虽说主要是给王传承用的,但每周只用一次,这个频率应该不会耽误王传承的事。
李时泽心里安定了许多,“军区下个月要处理几辆退役车,你如果想要的话,我可以帮你写个申请。”
“我能买退役车吗?”杨江离惊讶地微微张嘴。
李时泽宠溺的点了下她的鼻头,“为什么不能?”
“反正都是要军转地的,你别忘了,是你建议军区开作坊,让军属们有了工作,养蚕喂的桑叶也是从你那片桑树林里出的。”
作坊成立前期是没赚到什么钱,但几个月过去了,也开始慢慢回本了。
蚕茧可以缫成丝纺成布,可以做蚕丝被,被污染的蚕茧还能取出里面的蚕蛹卖。
现在作坊进一步扩大,蚕丝还能染好色做绣线,除了供应绣园以外,还能送到布庄去。
杨江离笑眯了眼,“你让我好好想想。”
这段时间花了不少,进账却不多,她得好好算算手里的钱,还得留出流动资金来周转。
买车这事,还得好好想想。
李时泽皱了皱眉,拉着杨江离的手走到车前,为她打开了车门。
......
周三。
小陈开车送杨江离到了工艺美术学院,约定好了来接的时间后就开车走了。
杨江离带着她准备好的见面礼走到了刺绣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教室。
她是教刺绣制品(油画风景)兼刺绣制品(仿古画),这两个课程是她跟姚院长商量新增的,只面向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
一年级主要学绣稿设计和刺绣基本技法,这两者是决定绣娘以后能走多远的基本。
就像万丈高楼的地基一样,稳扎稳打,才能冲破云霄。
走进教室,里面的喧闹声立刻消失不见了。
待学生们看清进来的是谁,彼此之间又有了那种窃窃私语的声音。
坐在最前面的小姑娘俏生生地问道:“请问,您是我们的老师吗?”
“别闹了,她应该和我们差不多大,怎么可能是我们的老师呢?”
“就是,我们的老师应该是姚老师和郑老师那样的,拥有多年刺绣功底的人。”
“......”
杨江离还没回答,后面的同学们就忍不住反驳了。
最先开口的小姑娘脸涨得通红,“不是......她很厉害的,我见过她的。”
杨江离微微一笑,轻抬手指叩在桌面上,“大家安静一下。”
十八九岁的孩子正青春年少,还没经过社会的毒打,什么情绪都写在脸上,一目了然。
对这个突然出现的陌生人,大家好奇有,质疑有,却没有厌恶。
因此,杨江离在让大家安静后,大家都很配合的安静下来了。
杨江离的目光在所有人身上扫过,温暖和煦的笑脸让大家慢慢放松了下来。
“正式跟大家介绍一下,我是新来的刺绣制品老师杨江离,今年二十一岁,学刺绣已经十八年了。”
话音落下,下面的学生中传出一道细微的抽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