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江离眉梢轻动,“说说看。”
“如果有一天,你的旗袍生意火了,我希望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优先给我们供货。”
“我答应你。”
杨江离轻笑一声,“你是我的第一位客户,理应受到优待。”
“那太好了。”三姐妹互相看了看,“那个旗袍,我们要一人两身。”
“没问题。”
杨江离让李秋兰记录了下来,再次让她们挑了花样。
趁着她们挑花样的时间,王传承已经把全新的花样图从库房带出来了。
这些花样是杨江离在姚院长送来的图册基础上加了些自己常用的,重新排版制成的。
一共印了十本,给姚院长送了五本,她这还剩五本,送出去一本也不妨碍。
旗袍定下来后,双方接着就头巾和扇子的具体细节和价格展开了讨论。
你来我往,半小时后终于确定以刺绣面积大小收费,每二十五平方厘米精品刺绣收费五美元,上不封顶。
第一批先定三千条头巾和一千把扇子,预付定金三千美元。
签好合同后,已经是十二点半了。
“咕咕......”
有人的肚子在叫了。
杨江离忍俊不禁,“如果不嫌弃的话,留下来一起吃顿便饭吧。”
“谢谢,但不用了。”
三姐妹中的大姐拒绝道:“我们用不惯你们这的筷子。”
“没错,两根木棍在一起,实在是太不优雅了。”老二也忍不住抱怨起来。
老三紧随在两位姐姐后面发言,“你们的食物的确美味,只是工具太难用了,你们为什么不用刀叉呢?”
杨江离轻轻一笑,“看来三位对我们的筷子都不太满意呀。”
三姐妹互相看了看,老大开口:“抱歉,我们无心冒犯,只是......真的不习惯。”
“没关系,我可以理解。”杨江离不以为意的说道,“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不同,你们不是从小训练,接受不了很正常。”
“实际上,我们国家在三千年之前就已经发明了刀叉,只不过我们不喜欢,所以淘汰了。”
三姐妹皱起眉头,不太认同她的话,“三千年前?”
杨江离没有过多解释,“如果你们需要的话,我可以让人去秀云楼借三套刀叉来,当然,如果你们想出去吃,我也没有任何意见。”
三姐妹互相看了看,最终决定请杨江离到秀云楼吃。
她们对杨江离口中的三千年还是没办法释怀,必须要问个清楚。
在几人对话时,王传承一直和翻译同志在一起,两人嘀嘀咕咕,把她们的对话全听在心里。
听到三姐妹对筷子这么不屑,他已经见怪不怪了。
他在平江饭店时听过无数次这种言论,也曾经解释过筷子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但那些外国人总是很不屑。
这时听到杨江离说起刀叉是被华国淘汰的餐具,不由得来了精神。
走出会客厅后,王传承小声说道:“你要跟她们去秀云楼吗,要不要我让秀云楼做好了送过来?”
杨江离摇头,“不用,你去看看颜阿婆她们吃了没有,没有的话我请大家一起去秀云楼。”
“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