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江离微微一笑,说出早就想好的话,“先付定金也行,但我想让王经理帮我个忙。”
“什么忙?”
王经理紧盯着杨江离,“你先说说看。”
“我听说平江第三届精品刺绣评展还有两个月就开始了,不知道您愿不愿意当我们的推荐人?”
杨江离坦然的迎上王经理的目光,“我想让更多的人看到这幅双面三异绣。”
听到这话,王经理悄悄地松了口气。
他还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原来就是参加一个评展呐。
“以你的水准,完全有资格参加精品刺绣评展,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弄一个参展名额,对他来说,简直不要太轻松。
闻言,杨江离嘴角的笑意深了几分,“那我先谢过王经理了。”
......
送走了王经理后,杨江离把定金全部交给了袁瑗。
掂量着手里厚实的一沓钱,袁瑗有些不解:“这些钱都买装裱需要的东西吗?”
“没错,根据这些绣品来买。”
杨江离指向铺在绒布上的一些绣品,“这些绣品暂时不卖了,我有别的用处。”
“不卖了?”
“暂时不卖了。”
杨江离又加了两个字,“装裱起来之后我有别的用途。”
“那行,我这就去准备。”
袁瑗也没问杨江离有什么别的用途,直接去外面买了专业的装裱用具来。
回到家,忙活了小半个月,才把周杏儿等人的绣品都装裱好了。
这时,王经理也把杨江离参加精品刺绣评展的邀请函送来了。
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张照片。
一张装裱好的千里江山图的照片。
看到这些东西,杨江离松了口气,和袁瑗等人一起把准备参赛的绣品整理了出来。
袁瑗等人这才知道,原来杨江离是想参加精品刺绣评展。
不过......
“江离,凭你的绣技,难道还需要参加比赛来证明吗?”
杨江离抿嘴笑了笑,没有说话。
精品刺绣评展只是一个跳板,在评展上获得名次还是其次,主要的是为她下半年做铺垫。
见她不说话,袁瑗还以为她是不好意思了,忍不住摸了摸鼻子。
“江离,精品刺绣评展基本都是年轻人参加,凭你的本事,只要能进去,一定能斩获第一名。”
“得不得奖的没关系,我主要是想出去见识见识。”
正如袁瑗所说,参加精品刺绣评展的都是年轻人,她想接触的,正是现在的年轻人。
从前几个月发生的农村改革开始看出,这里的时间轴和前世大致相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接下来就应该是批准粤闽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了。
有了这两个先例后,其余省市发展经济的脚步也要加快了。
到那个时候,她想办的刺绣研究所也能顺利申请到营业执照,研究所办起来了,少了绣娘可不行。
虽说现在有袁瑗等人,但要支撑起一个刺绣研究所,只这些人是不够的。
杨江离轻轻吁出一口气,转头看向庭院里的梅花树,目光逐渐变得悠远。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