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一诗,一词。
换来两人异口同声的一句:“变态!”
这次除了言若珺,连陈若萱这个便宜表妹也咬牙切齿的跟着骂了一句。
这一诗一词一出,让人家以后还怎么写中秋诗词?
不是,这家伙明明年龄才二十多岁,是如何能创作出这两首完全不同场景的作品,还能产生出这么充沛的感悟,写出这么感人至深的美妙句子的?
这完全就像是两个经历过数十年风雨,正颠沛流离,与家人分别好长时间,正对着月亮思念家乡亲人的老头子才能生出的感悟吧?
虽然说艺术不拘泥于现实,可以凭空想象一个场景加以创作。
但这种感悟是正常人能想得出来的吗?
不是变态是啥?
亭子里沉默了半晌后,杨祖新激动的拍案而起:“好诗,好词呀!我马上转发胡老爷子,让他老人家推荐给教育部门。今天荣理事写的几首作品,都是可以纳入教材的经典之作!”
“是啊,荣理事当真是诗仙再世,佩服呀!”
“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呀!”
“哈哈,真没想到,在大华传统文化逐渐没落的当下,居然还有荣理事这样的绝世之才横空出世,这也算是大华之幸!”
......
各种恭维的夸赞,换着花样的彩虹马屁,令荣奕这个文抄公感觉汗颜无比。
其实我也根本就写不出这么好的诗词,我只是地球文化的搬运工。
罢了,反正也解释不清楚,就当是替张九龄和苏东坡领的夸奖吧。
而田馨却对这种夸赞无比享受,老公优秀,不正证明自己眼光好吗?
别人都夸赞老公了,自己回去当然得给奖励了。
看来口头奖励还不够,还能有什么奖励呢?
再给他加点油助推一波?
“荣理事,我想现场将这两几作品写出来,你帮我署个名可以不?”
杨祖新算是诗词、书法、绘画全能,虽然每一样都只能算精通,远达不到登峰造极之境,不过在当下大华已经算是最优秀的那批人之一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其余人也被这一首词所折服了,各种感叹之声,赞美之词,狂潮一般朝荣奕涌来。
荣奕微微一笑,这次没有谦虚的说过奖之类的话。
因为这首词当得起任何赞誉。
哪怕前世数千来年诗词大家如过江之鲫,论起七夕诗词这首也是公认的魁首。
秦观能被无数人誉为一代词宗,这首词所占的比重也是很大的。
所以,再过度谦虚,就是对这首作品的不敬了。
微信群里,也再没有第二首作品上传。
以至于杨祖新开始催稿,好进入下一个题目,也没人交稿。
月光太明媚,星星都不好意思露头。
杨祖新只好道:“好吧,反正离截稿日期还有一个月,大家后续打磨好了再发给我也行。”
“第三题,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中秋......”
题目公布,所有人又看向荣奕。
荣奕可不想再次被人当成异类围观,说道:“中秋诗词,古往今来佳作太多,很惭愧,我暂时没想出好的作品。各位老师先请吧,我还得好好琢磨琢磨,今天能不能想得出还不确定。”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就是嘛,这才正常嘛。
如果随便给出什么题目,都能立马写出一首经典佳作,那都不是正常人了。
多智近乎妖。
既然荣奕没写出来,那就让各位品鉴品鉴自己花了好长时间精心打磨出来的上佳之作!
一时间,群里一首首作品传了上来。
或诗,或词。
“杨老师这首词填得真好!文辞清新,意境优美,遣词巧妙,韵律工稳......”
“哪里哪里,苏老师的诗比我的拙作强多了,可谓意象丰盈,气韵贯通,诗味弥足呀。”
“言才女的词堪称经典之作呀!文辞隽永,字字珠玑,韵味无穷......”
“嗯,言才女的确实妙!不过我觉得陈才女的也不差,整首词句句精妙,情景相依,意境悠远,抒怀有寄......”
......
大家相互点评、赏析,基本都是相互夸赞的声音。
这也是大华的人情世故,特别能混进这个圈子的,都算是在文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说人家不好的话,让人家在众人面前拉了面子,指不定哪天人家就在背后阴你一刀。
夸着夸着,突然间就一个接一个的闭上了嘴巴。
因为,又有两首作品传到了群里。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一诗,一词。
换来两人异口同声的一句:“变态!”
这次除了言若珺,连陈若萱这个便宜表妹也咬牙切齿的跟着骂了一句。
这一诗一词一出,让人家以后还怎么写中秋诗词?
不是,这家伙明明年龄才二十多岁,是如何能创作出这两首完全不同场景的作品,还能产生出这么充沛的感悟,写出这么感人至深的美妙句子的?
这完全就像是两个经历过数十年风雨,正颠沛流离,与家人分别好长时间,正对着月亮思念家乡亲人的老头子才能生出的感悟吧?
虽然说艺术不拘泥于现实,可以凭空想象一个场景加以创作。
但这种感悟是正常人能想得出来的吗?
不是变态是啥?
亭子里沉默了半晌后,杨祖新激动的拍案而起:“好诗,好词呀!我马上转发胡老爷子,让他老人家推荐给教育部门。今天荣理事写的几首作品,都是可以纳入教材的经典之作!”
“是啊,荣理事当真是诗仙再世,佩服呀!”
“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呀!”
“哈哈,真没想到,在大华传统文化逐渐没落的当下,居然还有荣理事这样的绝世之才横空出世,这也算是大华之幸!”
......
各种恭维的夸赞,换着花样的彩虹马屁,令荣奕这个文抄公感觉汗颜无比。
其实我也根本就写不出这么好的诗词,我只是地球文化的搬运工。
罢了,反正也解释不清楚,就当是替张九龄和苏东坡领的夸奖吧。
而田馨却对这种夸赞无比享受,老公优秀,不正证明自己眼光好吗?
别人都夸赞老公了,自己回去当然得给奖励了。
看来口头奖励还不够,还能有什么奖励呢?
再给他加点油助推一波?
“荣理事,我想现场将这两几作品写出来,你帮我署个名可以不?”
杨祖新算是诗词、书法、绘画全能,虽然每一样都只能算精通,远达不到登峰造极之境,不过在当下大华已经算是最优秀的那批人之一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