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之后,虽然也有君主励精图治,君臣相得,甚至有大中之治,再次有中兴的局面出现,但是大唐还是不复当初盛世,民变爆发,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已然走到下坡路上了。】
“唉...”李世民阖眸,终只是轻叹了一声。
{大唐后期五代十国,简直是复刻。}
【金陵已是古都,景色绝美,尤其是夜晚,连绵的歌舞之声不断传来,灯火照耀,自是有它的一份繁华在,但是在这种时候,这份笙歌的繁华,倒是更有了一番别的滋味。】
【一位名叫杜牧的诗人此时就在这座金陵城。】
{杜牧,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金陵城中,秦淮河缓缓流淌,静谧却又热闹,两岸亦是喧嚣,杜牧,就在秦淮河上的一只船只中,灯火迷眼,歌曲污耳,此时两岸的寻欢作乐,欢歌艳舞,倒还真的是足够讽刺了,只闻艳曲,不听悲鸣,但觅极乐,不见别离。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是杜牧无力的悲叹。】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不知亡国恨的真的是商女嘛?《后庭花》又是否真的是她们想唱的?杜牧想批判的,真的是这群商女嘛?}
{答案都是确定的,答案也都是否定的,不是,不是,还是不是。商女,她们只是一群...一群悲哀的,服侍他人的,供他人寻欢的女子,“不知亡国恨”的,想听”后庭花“的,都不是她们啊。}
这杜牧的笔,可真的是辛辣讽刺极了......
{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让我想起“十四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了}
{我也想到了花蕊夫人的这一句了。}
{我也...}
{加一}
{我们都想到这句,可能是因为这几句都是同样的辛辣,同样的讽刺,同样的批评吧。}
{极尽感叹和嘲讽啊。“商女不知亡国恨”“更无一个是男儿“}
{杜樊川的诗讽刺辛辣的可多着呢。}
{而且杜樊川还特别喜欢写古,所谓借古讽今。}
{经典的写古诗,经典景点——赤壁打卡“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下面两句最经典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所以铜雀台因此被玩坏了(bushi}
{请问:周公瑾,孙伯符和曹老板有何看法?(狗头}
周公瑾大都督此时仍然十分的冷静,冷静的表示道:我们没什么看法,还请这位杜牧先生将这首诗撤回,谢谢。
曹操曹老板则表示道:啊?孤是这样的人吗?孤是这样的人吗?
他的荀令君听了,只是默默笑笑,并不理他。
夏韵:幸好杜樊川没来,不然,危已。
【唐敬宗李湛的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这一年,杜牧23岁。】
{所以说,这一年杜牧有什么特别的嘛?}
{其实这一年杜牧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写了一首《阿房宫赋》而已(狗头}
{哦,只是写了一首《阿房宫赋》...等等,什么!?}
{那首万恶(划掉)着名的《阿房宫赋》原来是这个时候写的。}
{政哥表示,你写你们唐就写你们唐,写朕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