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姻缘。”
明真也扔给他一只签筒。
片刻后,签出。
“终日江干守钓矶,水冷饵绝叹无鱼;耐性十日滩头坐,取上金鳞原不虚。”
赵长卿听着这签词不像个好的,急道:“大师,我这签词怎么听着不大好?”
明真瞅他一眼:“不是上签,不过也不算差。只是须得有些耐心等待,机缘一至便成。”
赵长卿泄气道:“还要等?有没有快些的法子?”
明真连连摇头:“唉,施主造孽太多,恐怕菩萨面前不好讨机缘。若想快,不如多结善缘,求些福报。”
“如何求福报?还请大师指点。”
“我寺里,前殿增长天王手中的慧剑,是你七岁时掰断的,后殿菩萨手中的净瓶,是你八岁时打破的。这么多年来都还没修好,你不如将这些都修缮一番,就当诚心悔过,再造功德。”
何悠悠震惊地看着赵长卿。
这厮……
连殿里的菩萨都敢动?!
他真不冤。
出于好奇,何悠悠又问了一句:“那赵文祺呢?他也到处搞破坏了?”
明真半阖着双眸:“赵文祺施主略好些,倒是没有动那些塑像。只不过是在长明灯前玩火时,烧了我两间禅房。”
噗——
何悠悠双手合十,虔诚道:“信女何悠悠,愿捐建禅房十间,替二皇子造功德。”
两人在寺里用了素斋,又在山顶赏玩了一番,辞别明真,下山而去。
路上,赵长卿向她介绍了这寺的来历。
他三皇叔,也就是明真大师,自小与佛有缘,早早便离家做了和尚。
太祖不舍得儿子,就在皇城旁的山上建了一座寺庙,供他修行。
小时候,赵长卿常常来玩。
由于生性调皮,在这里闯了不少祸。
何悠悠下山时,捏着自己那张签词,心里很满意。
赵长卿也捏着自己那张,闷闷不乐。
两人下山后,直接回到宫门等人。
殿试不如会试时那么拥挤。
会试一两千人,到了殿试就剩两三百。
很快,两人便接到了阿狸。
何悠悠兴奋地问:“阿狸,你见到皇帝了?长什么样?”
阿狸摇了摇头:“我不敢直视圣颜,因此并没看见。”
他没看见皇帝,皇帝却看见他了。
皇帝赵长衡高坐在大殿之上,遥遥看见这个年轻人的模样似曾相识。
如此漂亮精致的一张脸,任谁见过都不会轻易忘记。
他从龙椅上下来,走近辨认了一番。
怕惊扰了这孩子写字,没敢直接走到面前,还特意隔了几个人。
谁成想,离得最近的那个考生,看见龙袍的下摆在自己面前晃来晃去,吓得手都抖成了筛糠。
赵长衡认出来了。
这不就是那个一起吃过饭的孩子?
这孩子单从几个逃荒的济州流民身上,就推理出一桩土地兼并大案,智慧和见识都不寻常。
没想到这孩子小小年纪,竟是今科举子,还过了会试?
委实难得。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