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时积雪刚消融,万物竞发。回来时,已经是酷暑盛夏。
何雨梁在鞍钢仅待了三个月,便接到一纸调令,让他立马赶回四九城报到。
提着行李,连胡子都没来得及剃,一路风尘仆仆,终于在截止日前赶到部里。
找到主管领导汇报完考察学习情况,又被组织部长叫了过去。
等忙活完回到家时,已经晚上7点过。
随意收拾了一下,便抓起桌上的冷馒头,狼吞虎咽起来。
“不是要待半年嘛,怎么突然回来了!”
李寒珊对于何雨梁突然回来,感到十分吃惊。
“你男人要提拔了,当然得赶紧回来。”
今天下午的汇报就是一场面试,主管领导问了他在东北的考察学习情况,又着重了解他对于轧钢厂下一步改革的计划方向。
随后又问了工级制度实施的可行性和难点。
何雨梁一一做了回应,在他的规划中,轧钢厂车间在实行工级制度后,应该实行产品的规范化,标准化,设备更新研发应该是常态化。
试验车间的撤销,是他妥协的结果,如果他能当上厂长,必定要找机会重新设立。
现在和老毛子是蜜月期,100多个项目也是有保留的援助。
赫鲁晓夫已经上台了,过几年中苏矛盾爆发,外援断绝,啥事都得靠自己。
没有培养足够多的研究人员,到时候机器趴窝了都得抓瞎,更别说突破限制,自力更生。
同样的,后勤部门是改革重灾区,现在大部分厂子的管理全靠个人操守。
说句不好听的话,仓库管理员才是仓库最大的耗子。
只要关系好,哪个领导需要,打个招呼就能把东西从仓库里拿走。
可怕的是,主管领导对于仓库的具体了解仅限于账本上的数字。
年底盘查时,物资和账本对不上,他们要做的不是清查物资去向,而是想办法通过虚开支出,报正常损耗的形式来蒙混过关。
以前这些都是杨利民主管的范围,他看不上这么点东西,于是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全国大部分公家单位或多或少都这样,又不是轧钢厂一家所为。
杨利民心思没在这上面,也没有勇气去犯众怒。
以前何雨梁在开会时曾提出过后勤部门管理精细化,制度化,账目公开化,责任制的问题。
就提了一嘴,便引得一堆人气得跳脚,说他手伸得太长。
后勤部门都是油水单位,说不得哪个就是在座的关系户。
私底下流传着一句话说,就许你把叔叔提拔当干部,不允许我家亲戚喝点汤?
这事儿也让他立身不正,加上不是他所管辖,后来便不了了之。
累了一天,何雨梁也没心思和媳妇儿缠绵,逗了会儿儿子闺女,便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第二天刚到办公室,就被梁书记拉着诉苦。
“你可总算回来了,今儿个我能下个早班,回家看看媳妇儿孩子。
他妈的杨利民,这混蛋玩意儿,不干人事儿,把厂子搞得乌烟瘴气,差点把老子给累死。”
看来这事儿真把梁书记气得够呛,让他忍不住爆粗口。
何雨梁将梁书记迎进办公室,这才仔细打量他。快变成小老头了,胡子拉碴,头发也白了一圈,抬头纹又多了几道。
有点忧国忧民的味道了。
一二三把手一肩挑,看似威风八面,实则苦不堪言。
中层干部上级调拨了一部分,奈何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
一个万人大厂每天需要做的决定有多少,没有人计算过。
他现在凭一己之力干着书记,厂长和本该属于何雨梁这个事实上的常务副厂长的活。
幸亏上级调来了一个副厂长,同时又任命李怀德当了副厂长。
不然他还得多两个事儿。
何雨梁呵呵一笑,当秘书给泡了茶来,又给梁书记递了烟,说道:“您是咱们厂里的定海神针,有您在,咱们厂里必然玉宇澄清。”
“行了,别光拍马屁,赶紧的把你的工作接过去。”
随后他又站起来,跑到门口叫来自己的秘书说道:“你去把车间的报告都拿过来,让何厂长处理。”
梁书记吩咐完,似乎卸下了千钧重担,悠然靠在沙发上抽着烟。
“这一次学习如何?咱们今儿也把厂长的活交代一下,既然回来了,我这代厂长也该代回到你头上了。”
这是厂里上上下下都明白的事儿,不然不会把何雨梁急匆匆的从东北叫回来。
何雨梁目前是厂里行政班子里硕果仅存的“老人”。是目前唯一从合营开始还在厂里稳扎稳打的人。
上级要实行工级制度和一系列改革的事儿,根本就不是秘密。
作为对厂里情况熟悉又有威望的何雨梁来说,这事儿非他莫属。
只是这年龄吧,又成了一个问题。
何雨梁今年虚岁才27,太年轻了。轧钢厂厂长是副厅级干部,何雨梁凭一己之力,一直在刷新四九城年轻干部的记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离开时积雪刚消融,万物竞发。回来时,已经是酷暑盛夏。
何雨梁在鞍钢仅待了三个月,便接到一纸调令,让他立马赶回四九城报到。
提着行李,连胡子都没来得及剃,一路风尘仆仆,终于在截止日前赶到部里。
找到主管领导汇报完考察学习情况,又被组织部长叫了过去。
等忙活完回到家时,已经晚上7点过。
随意收拾了一下,便抓起桌上的冷馒头,狼吞虎咽起来。
“不是要待半年嘛,怎么突然回来了!”
李寒珊对于何雨梁突然回来,感到十分吃惊。
“你男人要提拔了,当然得赶紧回来。”
今天下午的汇报就是一场面试,主管领导问了他在东北的考察学习情况,又着重了解他对于轧钢厂下一步改革的计划方向。
随后又问了工级制度实施的可行性和难点。
何雨梁一一做了回应,在他的规划中,轧钢厂车间在实行工级制度后,应该实行产品的规范化,标准化,设备更新研发应该是常态化。
试验车间的撤销,是他妥协的结果,如果他能当上厂长,必定要找机会重新设立。
现在和老毛子是蜜月期,100多个项目也是有保留的援助。
赫鲁晓夫已经上台了,过几年中苏矛盾爆发,外援断绝,啥事都得靠自己。
没有培养足够多的研究人员,到时候机器趴窝了都得抓瞎,更别说突破限制,自力更生。
同样的,后勤部门是改革重灾区,现在大部分厂子的管理全靠个人操守。
说句不好听的话,仓库管理员才是仓库最大的耗子。
只要关系好,哪个领导需要,打个招呼就能把东西从仓库里拿走。
可怕的是,主管领导对于仓库的具体了解仅限于账本上的数字。
年底盘查时,物资和账本对不上,他们要做的不是清查物资去向,而是想办法通过虚开支出,报正常损耗的形式来蒙混过关。
以前这些都是杨利民主管的范围,他看不上这么点东西,于是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全国大部分公家单位或多或少都这样,又不是轧钢厂一家所为。
杨利民心思没在这上面,也没有勇气去犯众怒。
以前何雨梁在开会时曾提出过后勤部门管理精细化,制度化,账目公开化,责任制的问题。
就提了一嘴,便引得一堆人气得跳脚,说他手伸得太长。
后勤部门都是油水单位,说不得哪个就是在座的关系户。
私底下流传着一句话说,就许你把叔叔提拔当干部,不允许我家亲戚喝点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