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孩子!”轻拍了一下张宇后背,张桂芳赶忙将衣服搂在怀中,笑容满面。
她细细打量着衣服:“这料子真是乘,做工也精细,我想能穿好几年呢。”说着,又注意到旁边的包裹布料,“这包袱皮的布料也很好,用来包衣服太浪费了,我给您改做成裤子穿吧。”
“不必了,不必了,姑姑,您给大哥做吧,大哥也要谈恋爱了,总得有几身像样的衣服。”看着眼前带有淡雅小碎花的青色布料,张宇急忙婉拒。
至于大哥是否愿意穿,他倒不在意,反正只要不是自己穿,谁穿都行。
赵峰见到张桂芳望向自己的眼神,也连忙挥手表示:“我有一身够穿了,给小弟做就行了。
看着他们互相推让,张桂芳的目光扫过其他几人,见大家也纷纷摇头,才惋惜地叹了口气:“没眼光。”
张桂芳放弃了这个想法,众人才如释重负,毕竟他们可不想穿花裤子。
看着大家身着的新衣,张宇忽然涌起一股记录下的冲动。
“小姑,我们去拍个照怎么样?”
“拍照?”张桂芳听到张宇的提议愣了下,继而恍然道:“确实应该拍个照,以前的全家福在次修缮房屋时不慎沾水受损,变得模糊不清了。”
说做就做,一家人决定不脱下新衣,简单梳理头发、整理仪容后便出发。
照相馆离家并不算近,因此一家人决定骑自行车前往。
家中只有两辆自行车,原本打算再组装一辆,可一直未能寻觅到合适的车架,如果全部采用新零件,核算下来甚至比购买新车还贵。
加之他们班地点都不算远,最远的一个步行只需20多分钟,因此便打消了购车念头,预备着日后遇到好的车架再行组装。
第一辆自行车由小姑父驾驭,前载小姑,后驮女儿,堪称生活赢家典范。
第二辆车则由大哥骑行,张宇无奈地坐在前杠,而后座则由二哥和三哥轮流乘坐,空闲的那个就跑一段路。
不得不提的是,如今的28寸横梁自行车品质实在过硬,前后承载两人,骑行虽稍显费力,但轮胎丝毫没有变形迹象。
他曾见识过有人在后座绑木棍,竟能拉载五六百斤货物,自行车依然稳健如常。
尽管如此,鉴于人们对28寸横梁自行车的珍视,鲜有人舍得这样超负荷使用,就像小姑父那样,每次骑完自行车都会用专用毛巾擦拭干净,然后妥善放入屋内存放。
一家人只花了不到20分钟便抵达了照相馆,推门进入后,张宇仔细打量着这个时代的照相馆。
照相馆相较于后世略显昏暗破旧,然而内部打扫得还算整洁,物品摆放也很有序。
店内只有一位老者和一位青年,老人正在柜台边拨动算盘,而青年则拿着抹布擦拭柜台,见他们进来,那位老人立刻起身招呼道:“快进来,请问你们需要拍什么样的照片?”
“我们想拍一张全家福。”在外办事,自然由两位长辈发话。
老人脾气温和,得知他们是来拍全家福的,还示意青年给他们搬来椅子。
小姑和姑父在椅子落座,孩子们则站立其后,待到站位完毕后,老人便开始忙碌起来,青年则在一旁协助学习。
“往相机这边看,眼睛睁大,千万不可眨眼。”老人提醒道。
“笑一笑,对,就这样,保持住。”随着一声清脆的咔嚓,照片拍摄完成。
“你们想要洗印几张?”老人询问道。
“三张,麻烦您帮我们洗三张。”张桂芳立刻回应。
除了全家福外,他们每人又单独拍摄了一张照片。
离开之际,张宇还问了老人照片何时可以取,老人答曰需等待一个星期后来取冲洗好的照片。
然后按照来时的方式,一家人再次骑着二八大杠返回家中。
只不过赵小萍刚出照相馆就偶遇了同学,便没有随他们同回,而是计划跟随同学一道去逛街购物。
来到这个时代后,张宇才发现,由于此时社会秩序尚未混乱,许多集市仍正常开放。
这次,张宇终于不用再挤在自行车前杠了,而是安稳地坐在小姑父的后座,二哥和三哥也不必轮流跑步跟车,因此回家的速度更加快捷。
由于小姑习惯了火炕,即便新房刚刚翻新不久,尝试在床睡了几晚,
可是无论怎样辗转反侧,总觉得不如火炕舒适,于是没过多久,她就忍耐不住了。
那时正值夏季刚过,天气转凉,小姑迫不及待地找来工匠,将床移出房间,恢复了火炕的设置。
随后,在房间内搭建了一个倚靠三面墙壁的大炕,庆幸的是小姑所住房间的墙壁皆为砖砌,若是后建的木质隔墙,则无法设置这样的火炕。此外,还在入门处砌筑了一个灶台。
自从有了大锅,家中煤炭消耗明显减少。
过去虽也有燃煤炉子,但这时的煤炭实行定量配给,每户持有一本煤票,每月以此领取煤炭,由煤店派人送至家中或自行拉回。
大多数家庭使用的煤,多为手工压制而成的煤球,而蜂窝煤则是今年才开始推广的新事物。
蜂窝煤的购买同样受限于定量供应,超出限额则不予售卖:夏季每户限额120块,冬季则加倍至240块。
尽管一家人的日常炊事和热水需依赖煤炭,幸好张宇作为独?户口也能额外获取一份配额,否则确实难以维系。
夏日里,每天只需两三块蜂窝煤便能满足需求,供应还算充足;然而到了冬日,既要取暖又要烧炕,炉子还需常开,即使只在夜晚使用,煤炭仍显不足。
自灶台设立后,烹饪不再依赖炉子,从而节省了大量的煤炭。
有了火炕和灶台,燃烧木柴的需求随之增加,平时多以购买木柴为主,不过眼看就要过年,孩子们放假在家,便计划趁此机会储备更多木材,以备蒸馒头之需。
临近过年时,各地的庙会和集市逐渐热闹起来,由于此刻尚未进入动荡时期,大部分集市仍在正常运作。
尽管今年因饥荒影响,集市不如往年繁盛,但也算相当可观。
待到赶集那天,一家人借来两辆平板车,一同前往集市,计划大量采购木柴,趁大家都在家,一次性运回,免得日后频繁外出购买。
远远望去,就能看到卖柴的商贩,他们手持一根两端尖锐的竹杠,两头各捆绑两大捆柴禾。
有些大胆的商贩还会大声叫卖:“卖柴啰,卖柴啰!”
赵文卓和张桂芳还发现了熟人,赵文卓隔着人群大声招呼:“富全兄弟,这里,我们在这里!”
张富全见到他们后,立刻肩扛木柴从人群中挤出来,“赵大哥,好久不见。”
“是啊,许久未见,你近来如何?孩子身体还好吧?”两人相互寒暄起来。
“还是老样子,也曾带他看过医生,只是病情未见好转。”张富全与张桂芳是远亲,他的儿子与张宇同为早产儿,却不如张宇幸运,至今身体状况堪忧。
前一阵稍受风寒,就开始咳嗽不止,已持续半月有余,病情不仅未愈,反而越发严重,甚至咳出血来。家中的积蓄几乎耗尽,还向亲友借贷不少。
尽管他有稳定的工作,但面对如此高额的医疗开支仍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决定利用休息日重拾卖柴的营生,能多赚一分是一分。
“富全兄弟,你怎么做起这个了?”望着张富全挑着的两担柴火,张桂芳满腹疑惑,她记得富全兄弟是有工作的,家庭条件也算过得去,怎会来集市卖柴?
“还不是因为孩子身子骨弱嘛,这阵子光跑医院就去了好几趟,医生说要用些贵的药。几次用药后,手头就紧巴巴的了,恰好今天休假,又赶大集,就砍了些柴火补贴家用。”张富全满脸愁容地解释道。
得知他的困境,赵文卓从口袋里掏出20元钱递给他,“富全兄弟,我今天走得急,身没带多少钱,这点你先拿着应急。”
“赵大哥,我……”张富全一时语塞,但想到儿子的病情,只得勉强接受这笔钱,这样一来,至少还能带儿子去医院再治疗几次。
离开时,他坚持要把这两担柴火放在平板车,坚决不肯再收木柴的钱。
待他走后,张桂芳和赵文卓商量着既然得知他儿子又病了,近期无论如何也要找个时间去看望一下。
这天清早,无所事事的张桂芳决定发面做些馒头,预备春节期间食用,直至正月十五。
今年春节,每个人凭购物券可以购买二两油、三两肉以及一些零碎物品。
另外,每户还可凭购物本购入五斤富强粉。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4日到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