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风呼啸的厉害,太阳隐去,本还亮着的天色也骤然转暗。
此刻的正安殿外,已乱成了一锅粥。
荣妃贺敏君胸口溢血,玉妃林岁玉也被匕首刺伤了腹部,而大长公主慕颜韵手持匕首,站在两人前侧。
大长公主面无表情,左手紧紧握着从荣妃和玉妃身上扯下来的夜明珠,而右手中垂下的匕首还在滴血。
勤顺帝从正安殿中出来,李德安快步迎上前挡在勤顺帝前侧。
赵贵妃也一脸惊惧往勤顺帝身侧走,其他妃嫔和围在大长公主身侧的人,则纷纷往后退了数步。
就怕大长公主手上的匕首,往他们身上戳。
御林军和太医上前,前者将大长公主整个围了起来,后者则是立马蹲下身子,替治荣妃和玉妃诊治。
至于大长公主的驸马安国公景策,其子景渊世子,则是直接跪拜于地,向勤顺帝求情。
“皇上,大长公主是何性子,您再清楚不过。”
“今日之事,绝非她有意为之!”
“臣,还请皇上明鉴!”
安国公句句肺腑,全然透着对大长公主的信任。
“微臣,也恳请请皇上明鉴!”
“臣的母亲,绝不是会为了两颗夜明珠而伤人人之人!”
“臣请皇上能彻查此事,还臣的母亲一个清白,也还荣妃娘娘和玉妃娘娘一个公道。”
景渊也为母出言,叩首于地。
不管别人如何看,如何以为,他们作为她的丈夫和儿子,和她相处二十余载,又怎么会不了解她的性子?
他们的这位夫人、母亲,这性子虽然是傲慢了些,但她绝不是会为了两颗夜明珠冲动杀人之人。
即便是那两颗夜明珠,价值连城。
而且,她更不是没脑子之人。
她绝对不会这般不管不顾的,就在这正安殿,就在这众目睽睽之下杀人之人。
所以此事,必然是有蹊跷的。
他们不能让御林军就这么将人带走,现若她被御林军带走了,那此事就真的在无转圜的余地了!
气氛僵持,所有人都在等着勤顺帝发话。
勤顺帝看着大长公主的脸,目光久久不曾移开,良久之后,他才开口道:“永嘉,你可知罪?”
勤顺帝唤着大长公主的封号。
他和她是一母同胞,两人感情一向极好。
从皇子到亲王,后来成为太子,再到成为皇上。
他这个胞妹一直在他身侧,还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一而再再而三的成为过他手上的刀。
他对他这个胞妹不仅是有手足之情的,还有愧疚之意。
所以即便是在这正安殿,在众目睽睽之下,她持刀行凶,他仍旧还有着几分偏袒她的心思。
而一直面无表情,眼神空洞的大长公主,此刻终于有了反应,手中的夜明珠和匕首同时落地。
她先是茫然的看着眼前的场景,而后盯着自己颤抖的手看了良久,这才后知后觉的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
她这是杀人了?
不可能的!她怎么会杀人呢?
不过是两颗夜明珠而已,她不会因为这种原因就杀人的,更何况杀的还是她皇兄的后妃。
即便是她要杀人,她也不会自己亲自动手,更不会用这么直接方式!
所以,这到底是何情况?又是谁要害她?
大长公主张了张口,解释的话像是被什么东西扼住了喉咙,她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她抬眸看着勤顺帝,勤顺帝也在看着她。
她知道她皇兄在等她开口,可她此刻,当真是半个字也说不出来。
“启禀皇上,荣妃娘娘和玉妃娘娘的伤口太深,怕是......怕是熬不过今晚了。”
就在所有人都等着大长公主开口时,太医杜康上前几步,朝着勤顺帝叩首道。
人人都知皇上和大长公主手足情深,若非是荣妃娘娘和玉妃娘娘的情况糟糕至极,他绝不会在此刻开口。
勤顺帝的目光从大长公主身上移至杜康身上,之后又移回大长公主的脸上。
“永嘉,朕在等你回话。”勤顺帝开口道,声音多了几分冷意。
只有她开口,他才能给她一线生机。
他未尝不知道这件事情有蹊跷,只是事发是在众目睽睽之下。
人证,物证,这正安殿皆有。
便是他有心袒护,也总要给在场的所有人一个说法。
尤其是要给荣妃和玉妃一个交代。
“皇上,荣妃和玉妃危在旦夕。”
“眼下不是追究谁过错的时候,眼下大长公主不开口说话,皇上便一直要等着大长公主么?”
“难道皇上就忍心看着陪伴您多年的荣妃和雨妃香消玉殒?”
“妾身与荣妃、玉妃姐妹多年,实在不忍心见她们死于非命!”
“既然杜太医等人无法救治荣妃和玉妃,那妾身恳求皇上请左大人来为她们二人诊治!”
赵贵妃跪在勤顺帝身前,一番话说的情真意切。
虽然知道眼下说话并不是明智之举,但见勤顺帝犹犹豫豫,还是一意要偏袒大长公主的模样,赵贵妃还是忍不住开口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冷风呼啸的厉害,太阳隐去,本还亮着的天色也骤然转暗。
此刻的正安殿外,已乱成了一锅粥。
荣妃贺敏君胸口溢血,玉妃林岁玉也被匕首刺伤了腹部,而大长公主慕颜韵手持匕首,站在两人前侧。
大长公主面无表情,左手紧紧握着从荣妃和玉妃身上扯下来的夜明珠,而右手中垂下的匕首还在滴血。
勤顺帝从正安殿中出来,李德安快步迎上前挡在勤顺帝前侧。
赵贵妃也一脸惊惧往勤顺帝身侧走,其他妃嫔和围在大长公主身侧的人,则纷纷往后退了数步。
就怕大长公主手上的匕首,往他们身上戳。
御林军和太医上前,前者将大长公主整个围了起来,后者则是立马蹲下身子,替治荣妃和玉妃诊治。
至于大长公主的驸马安国公景策,其子景渊世子,则是直接跪拜于地,向勤顺帝求情。
“皇上,大长公主是何性子,您再清楚不过。”
“今日之事,绝非她有意为之!”
“臣,还请皇上明鉴!”
安国公句句肺腑,全然透着对大长公主的信任。
“微臣,也恳请请皇上明鉴!”
“臣的母亲,绝不是会为了两颗夜明珠而伤人人之人!”
“臣请皇上能彻查此事,还臣的母亲一个清白,也还荣妃娘娘和玉妃娘娘一个公道。”
景渊也为母出言,叩首于地。
不管别人如何看,如何以为,他们作为她的丈夫和儿子,和她相处二十余载,又怎么会不了解她的性子?
他们的这位夫人、母亲,这性子虽然是傲慢了些,但她绝不是会为了两颗夜明珠冲动杀人之人。
即便是那两颗夜明珠,价值连城。
而且,她更不是没脑子之人。
她绝对不会这般不管不顾的,就在这正安殿,就在这众目睽睽之下杀人之人。
所以此事,必然是有蹊跷的。
他们不能让御林军就这么将人带走,现若她被御林军带走了,那此事就真的在无转圜的余地了!
气氛僵持,所有人都在等着勤顺帝发话。
勤顺帝看着大长公主的脸,目光久久不曾移开,良久之后,他才开口道:“永嘉,你可知罪?”
勤顺帝唤着大长公主的封号。
他和她是一母同胞,两人感情一向极好。
从皇子到亲王,后来成为太子,再到成为皇上。
他这个胞妹一直在他身侧,还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一而再再而三的成为过他手上的刀。
他对他这个胞妹不仅是有手足之情的,还有愧疚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