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律听见李昭说话,便知道他这是热闹没看够,也要看择婿的笑话。
半晌,云淡风轻的扫了一眼李昭。
李昭也看过来。
四目相对,一个平静一个戏谑。
最终,李恪律垂眸,低笑一声,还是拿昭弟没办法,罢了,只要不是太过分,就随他折腾去吧。
李昭玩味看着兄长暗允,心中好笑,看乐子的兴趣更大了。
白皙的手指筋骨明晰,定睛一看,李昭手里竟然把玩着一把精致的小刀,符合他一贯不羁的性格。
郑妃对于昭华长公主李丹阳的婚事十分关心,看了一眼默不作声的女儿,开口对皇上说道:“陛下,嫔妾听说陆太尉的嫡子陆寻如今已经二十一岁,也没有婚配……”
建文帝沉思片刻,含笑看着李丹阳:“婚配的事,最终还是听丹阳怎么说,陆寻如今作为朝堂新秀,确实年岁有为,为人也有担当,有武略之才……”
“只是。”建文帝顿了一下。
郑妃连忙追问:“陛下,如何?”
建文帝温声说道:“朕不太想让自己的女儿嫁与武将……如是出了意外……”
说罢,但又补充道:“但朕还是要听听丹阳如何说,毕竟婚配是她一生的事。”
郑妃想了想,的确是这么回事,武将风险是挺大……可是,她看着自己女儿听到陆寻的名字面带红晕的样子,就知道她早心有所属。
但是,郑妃有一些犹豫,这个陆寻是太子殿下的人,如果大皇子和太子殿下争嫡,陆寻势必要参与,将来肯定是太子殿下的赢面大,但也有可能失败……
可是丹阳她认准了陆寻,而她的性子又执拗。
郑妃叹了一口气,算了,随她心意又如何?
李丹阳听着父皇母妃谈论自己的婚事,特别是提到了陆寻,十分羞涩。
想到陆寻剑眉星目,高大挺拔的样子,李丹阳就禁不住地脸红。
她想,她大概就是中意陆寻吧。
眼看父皇在征求自己的意见,李丹阳也不想隐瞒:“父皇……儿臣的确喜欢陆寻……”
说罢,娇羞地低下了头,羞红了脸,一副小女儿的姿态。
建文帝心下了然,唤李恪律:“太子,陆寻可姻亲或者有心上人?”
因为陆寻是太子伴读,所以询问李恪律。
李恪律神色如常,微微一笑,回答道:“陆寻没有婚配,但是有无心上人倒是没有听说。”
建文帝又问道:“陆寻此时何在?”
李恪律抿嘴,提议:“陆寻负责今日的禁军巡视,未来宴上,但是下个月有秋猎,可以让皇妹与他单独相处,互鉴心意。”
又道:“儿臣以为儿女之情父皇不应多问,不然对于陆寻而言,反倒成了一种负担,不若就让他们自己相看,两情相悦方能成人之美。”
李丹阳眼睛一亮,满眼喜悦。
建文帝点点头,同意了太子的建议,但又笑骂道:“你倒是说别人的事情头头是道,怎么自己就……”
还未说完,李恪律反倒打断建文帝的侃侃而谈,连忙道歉,嘴角微扬:“儿臣不孝。”
建文帝冷不然的被噎了一句,无奈道:“你啊你。”
正其乐融融,然而大皇子的一句话又让气氛微冷:“父皇,二妹她——”
建文帝好似才想起还有一个公主,看了一下皇贵妃的脸色,见她无异,方才说道:“静德可有心上人?”
语气微冷,连眉头都是紧皱的,完全没有刚刚对大公主的笑意。
大皇子见状也皱了皱眉,但什么也没说。
李静德眼睛澄澈单纯,对于父皇对自己的关心有些受宠若惊,错愕不已,不知所措地望向自己皇兄。
李守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
李静德稍稍放松下来,但还是有些怯懦,乖巧的回答:“静德没有心仪之人。”
建文帝见状便再没有询问,宴会还在进行进行。
李静德看着热闹的场景,失望地收回落寞的眼神,全身笼罩着愁绪。
李静德其实也很美,清丽绝俗,但是唯一的一个缺点就是太像她已经被囚禁的母后——王皇后。
眉眼五官,没一处不像。
所以建文帝看到她那张脸就厌恶,再加上她不光彩的出生,建文帝基本上对她是不管不顾。
而母后,她也从未见过,因为她自出生起就抱离了母后,并且禁止靠近坤宁宫。
如今她十七岁,从未见过王皇后。
而大皇兄虽然对她颇有关照,但也是力不从心。
毕竟,他也有很多事要忙,不可能时时关注她。
宫里的奴才都见高踩低,自然对她没什么好脸色,于是她和自己的奶娘在自己宫里长大。
但也养成了怯懦胆小、忧愁善感的性子。
时间一点点过去,马上就要到子时。
建文帝站起来,举起手中的玉杯:“饮完此酒,朕也算又年长一岁了。朕先饮,今日便结束了。”
说罢,豪迈的一饮而尽。
各大臣见此,纷纷站起来举起酒杯:“祝陛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李恪律听见李昭说话,便知道他这是热闹没看够,也要看择婿的笑话。
半晌,云淡风轻的扫了一眼李昭。
李昭也看过来。
四目相对,一个平静一个戏谑。
最终,李恪律垂眸,低笑一声,还是拿昭弟没办法,罢了,只要不是太过分,就随他折腾去吧。
李昭玩味看着兄长暗允,心中好笑,看乐子的兴趣更大了。
白皙的手指筋骨明晰,定睛一看,李昭手里竟然把玩着一把精致的小刀,符合他一贯不羁的性格。
郑妃对于昭华长公主李丹阳的婚事十分关心,看了一眼默不作声的女儿,开口对皇上说道:“陛下,嫔妾听说陆太尉的嫡子陆寻如今已经二十一岁,也没有婚配……”
建文帝沉思片刻,含笑看着李丹阳:“婚配的事,最终还是听丹阳怎么说,陆寻如今作为朝堂新秀,确实年岁有为,为人也有担当,有武略之才……”
“只是。”建文帝顿了一下。
郑妃连忙追问:“陛下,如何?”
建文帝温声说道:“朕不太想让自己的女儿嫁与武将……如是出了意外……”
说罢,但又补充道:“但朕还是要听听丹阳如何说,毕竟婚配是她一生的事。”
郑妃想了想,的确是这么回事,武将风险是挺大……可是,她看着自己女儿听到陆寻的名字面带红晕的样子,就知道她早心有所属。
但是,郑妃有一些犹豫,这个陆寻是太子殿下的人,如果大皇子和太子殿下争嫡,陆寻势必要参与,将来肯定是太子殿下的赢面大,但也有可能失败……
可是丹阳她认准了陆寻,而她的性子又执拗。
郑妃叹了一口气,算了,随她心意又如何?
李丹阳听着父皇母妃谈论自己的婚事,特别是提到了陆寻,十分羞涩。
想到陆寻剑眉星目,高大挺拔的样子,李丹阳就禁不住地脸红。
她想,她大概就是中意陆寻吧。
眼看父皇在征求自己的意见,李丹阳也不想隐瞒:“父皇……儿臣的确喜欢陆寻……”
说罢,娇羞地低下了头,羞红了脸,一副小女儿的姿态。
建文帝心下了然,唤李恪律:“太子,陆寻可姻亲或者有心上人?”
因为陆寻是太子伴读,所以询问李恪律。
李恪律神色如常,微微一笑,回答道:“陆寻没有婚配,但是有无心上人倒是没有听说。”
建文帝又问道:“陆寻此时何在?”
李恪律抿嘴,提议:“陆寻负责今日的禁军巡视,未来宴上,但是下个月有秋猎,可以让皇妹与他单独相处,互鉴心意。”
又道:“儿臣以为儿女之情父皇不应多问,不然对于陆寻而言,反倒成了一种负担,不若就让他们自己相看,两情相悦方能成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