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祭扫(2 / 2)

跟城中相比,城外要冷清得多,马车出了城门后都没有遇着什么人。他们也无暇去看城外未曾融尽的雪景,让刘忠尽量把马车赶得快一些。

京城外面这一段官道修得还算好,去岁何素等人进京时,走的就是这条路,当时因为走得不快,倒没有觉得太过颠簸,不像是现在为着赶路刘忠驾着马车飞快地走在无人的官道上,何素都担心会不会出车祸。

小木头被震得有些难受,恹恹地想要到何素怀里去,却被萧显重抱了过来。

“放心,我会照顾小木头的,以后出去都由我来抱着他。”萧显重紧抱着小木头说。

“真的?那可要辛苦你了。”何素似笑非笑地说。

“不辛苦。小木头很乖的,也不任性,是不是呀?”他低头看向小木头。

小木头看了他老半天,才微微点了点头。

何素不禁失笑,跟欣喜看过来的萧显得对看了一眼。

“想不到你们父子一起住了几天,关系都这么好了,看来还可以再住几天。”

“不用了,已经够好了。”萧显重连忙说。

小木头呆在萧显重怀里,也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够好了。”

何素笑笑没接话,萧显重也看不出她是满意呢,还是不满意。

马车走了一天,除了中午他们下来活动一刻钟,都一直在上面坐着,饿了就吃准备好的点心,一直到了日落才到了感华寺附近的镇子上。

刘忠找了一间客栈住宿。客栈里没有什么客人,客栈的掌柜对一行人在这样的日子来住店并没有觉得奇怪,显然他们不是头一批新春出来投宿的客人。感华寺的事附近镇子都知道,掌柜的夫人还时常去寺里上香。

他们要了两间上房,一间中房。上房一间是何素、月儿和风暖住的,另一间是父子三人住的,刘忠和李培合住一间。

住了一夜,第二天,他们早早出了镇子去了感华寺,却也没有直接去寺里面,而是先去山上扫墓。

墓前收拾得很干净,有一两处墓地还人近期祭拜过的痕迹,其余的像是没有人来过。他们摆好了祭祀的东西,就开始祭拜。

小木头挨在何素身边惊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以往就是清明他们也不曾去扫墓过,冷不防来了这里,他有一点害怕。比他还高的坟包有很多排,他知道里面躺着过世的人,眼前这一个躺着的是他从不曾见过的祖母。他不知道祖母是什么样的,应该跟以前常来府里的徐侯夫人差不多,为什么这样的人会躺进坟包里呢?

没有人回答他的心里的疑问,萧显重沉默地看着墓碑,忽然觉得一家人这样齐齐整整地出现在娘亲面前,便是他尽的最大的孝。

祭拜过后,萧显重又在坟前站了一会儿,也跟几个孩子说起了他们的祖母。他们好奇地听着,也没有人问祖父的事,好像这个人并不存在。萧显重在决定来扫墓前也跟孩子们说过他们的祖母,特别是小木头,因为他的耳朵长得跟他祖母的耳朵一模一样。他们对这位祖母还有印象,对从来不曾听人提起过的祖父却什么印象也没有。

下了山,他们才去了感华寺。刘忠已经去感华寺订了客房用午膳,年节时总会有人来探望寺中的女眷,寺里准备了不少吃食。但因为是尼寺,宾客用饭是在封闭的偏院,也不可随意在寺里走动,更不可能轻易见到送到寺里来修行的女子。

萧显重他们并不是为此而来,寺里也没有关着他们相熟的女眷,就是月儿的生母罗氏也不是关在这里,而是在金陵附近的一座建在深山的庵堂。罗氏的继子考虑到把当时在金陵的罗氏送来感华寺太远,且感华寺收的布施数目不小,就选了另外一家。

哪怕现下萧家跟感华寺并没有太多关系,萧显重还是施了一大笔香油钱,就当是为了感谢当年寺中的人对娘亲临终前的照顾,也谢谢她们当初的收留。如果不是寺中的师太给他的兵法和拳法,他也许不能立下功劳,还能在战场中活到现在。

何素一直以为在寺里用饭也许会遇到以前的熟人,结果一个也没有看到,直到要走时,才在前院看到了明真。她变化很大,何素都有点认不出来她,看到她浅浅一笑,挺有出家人的范,何素也没有上前跟她说话,只远远跟她施了一礼。

说起来也的确是没什么可说的,俗世的事,出家人并不一定想要知道。乱世已经结束,大家都还安在,这样便足够了。

吃过午饭后,他们略歇了歇便离开了,就连午觉也是在马车上睡的。就这么半睡半醒了一个下午,他们在入夜后才到了一个镇子投宿,这样第二天他们就只要走半天就可以回到京城,还能赶得上晚上朱府的春宴。

萧显重还是没能跟何素住一间房,他看着自己同床的两个儿子,长长叹了一口气,夜里都没有睡好。何素也没有睡好,理由却跟萧显重不同。出门在外,她的警惕心又起来了,夜里总不敢睡得太熟,免得出什么事。不过等上了马车之后,不管马车再颠簸,她都能坐着睡着。

也是因为她在马车上睡得很香,其他人也就静静地呆着跟着打一个盹,并没有离京时的活跃。靠着马车上的补眠,何素到府梳洗后,又恢复了精神,并没有半点疲态。

“萧家那边要怎么办?”她一边擦着头发一边问在屋里喝茶的萧显重。

刚刚他们到府时,刘福就说昨天有人送帖子上门过。萧显重看过帖子,知道是来人是萧家的,还是他以前见过的长辈,跟他父亲颇聊得来,不过跟他关系平平。

萧家出仕的官员在原朝琅死后两不投靠,避世在家,现在大辉初定,便有几个人又回来。朝廷对这样的人经过一番考核后会重新录用,一般会让对方继续做原来的职位,品级却会降半级。

这位回到户部的任职的萧侍郎以前是从四品,现在就降成了正五品,职务倒是没有变。

受萧国公府案的牵连,萧氏的族人就是在朝中为官的,也会被调离重要岗位,就像这位萧侍郎,明明在最吃香的户部以前负责的却是非常冷门的藩王属地的户税。

如今大辉虽然封了一个庆王,但是圣上不忍兄弟分离,赐下封地后把庆王留在了京城,以后庆王只享有封地的税收,但不能干政,也不得擅自离开京城。圣上已经定下了规制,亲王的嫡长子为郡王、嫡长孙为国公,之后这一支会一直继承国公的称号,享受食禄。

朝中大臣对皇上提出的亲王制并没有意见,这本来就是皇室内部的事,他们也不好在大辉初立时为着这个事跟皇上唱反调。且前朝藩王之乱的后果,他们也都看在眼里,与其让藩王去封地建立自己的势力,还不如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跟皇上的义兄户部尚书朱苟一比,庆王对大辉创立似乎都没有出什么力,在现在的朝中结交的重臣也不多,旁人只会觉得他能坐享荣耀已经算是幸运的了。若是他再能干些,也许旁人还会有别的想法。

------题外话------

不好意思,今天更晚了~

最新小说: 李沐尘 拜托,玩雷电的男人也太帅了吧 我和邻家阿姨流落荒岛 默读 巅峰人生 重生年代:开局拯救绝美大姨子! 离婚带娃上综艺,总裁前妻悔断肠 星空彼岸 渔村直播间 重生:开局遇到高冷校花武馆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