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这不到二百亩的田地被河水漫灌从而变得松软后,顾老汉又带着族人在一些地势较高、引水渠可以到达的田地里开始挖起一个个池塘来。
这个法子是顾亮根据世界灌溉工程遗址的‘白起渠’得来的。白起渠起源于秦朝,武将白起垒石筑坝,开沟挖渠,以水代兵,引水破鄢,留下来的河渠被当地百姓用来灌溉农田,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白起渠作为灌溉工程能绵延两千年,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它采取的是‘长藤结瓜’模式。
与一般沟渠不同的是,白起渠流经之处,沿线串起了大量的水库和堰塘。各个水库、堰塘与白起渠以沟渠相连,中间安有闸门。如果说白起渠是一条藤,沿渠与之串通的水库、堰塘,就是一个个“瓜”。水库、堰塘平时收集雨水,同时由白起渠提供水源,水多的时候水被存储一个又一个‘瓜’中,等到旱季农田需要水时,这些堰塘通过开闸放水,能够持续缓解农田用水压力。
所以顾亮根据白起渠的灌溉原理,准备在兰溪村中来上一个微型的长藤结瓜模式。兰溪村地势自东向西缓慢降低,兰溪河河道中间有已有四处堤堰,理论上只要水源足够,是可以利用地势将水送往每一处农田的。但如今兰溪河的水量不多,他们也只选择了少量的良田耕种,所以这种结瓜的模式还是可以采用的。
很快,顾老汉便带着族人全体出动,在要种小麦的田地旁开始挖起一个又一个的堰塘来。他们人多,挖出的堰塘也没有很大,一块堰塘只需要负责灌溉附近几块良田即可,所以工程进行的很是顺利,往往这一个堰塘挖完,上一个堰塘的水就已经被蓄满。
入秋的那场秋雨足足下了四天五夜,虽然时间足够久,但降水量可能还抵不过寻常年份夏日里来的一场暴雨。所幸的是时间足够久,雨水一点一点的将土地给滋润回来了,还将夏日持续的高温给打了下去,更关键的是不仅兰溪河来了水,那些干涸了一年多的小溪沟也开始有水流动。这下子不仅暂时缓解了生活用水的压力,更是让种冬小麦成为了可能。
这些小溪沟来的水,顾氏的族人也是一点也没有浪费,少的引入即将要耕种的农田进行漫灌,多的则直接放入新挖的堰塘之中存储。主打的就是一个肥水不流外人田,好水不过外人村。
不得不说,顾老汉带着全族忙上忙下,白天黑夜不分一股脑的把精力投入到准备秋耕的准备中,这因干旱而荒了许久的田地,这因缺水而变得板结的土地,竟真的透露出一股人定胜天、适合耕种的面貌来。
看着这灾年中欣欣向荣的场面,顾氏族人们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他们原本以为今年会过得异常艰难,但如今看来,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相反,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感觉生活又重新有了奔头。
顾氏族人们心中对于干不完的农活不仅没有丝毫抱怨,甚至还生出一股使不完的牛劲来。他们意识到,正是因为有了顾老汉以及顾家的领导与决策,才有了现在这样的局面。虽然他们需要不分白天黑夜地干活,不计力气地挖堰塘,但他们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了明年能比别人生活的更好。
因此,顾氏族人不仅没有怨恨顾老汉让他们如此辛苦,反而对他充满了尊敬之情。他们知道,如果不是顾老汉的果断和智慧,他们可能早已陷入绝境。而现在,他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生活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