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压根就不是享受的人。
人各有志,陆长生说的天花乱坠,也引不起他对那种生活的向往,不耐烦摆手,
“长生小子,你先说说这废除宰相制的弊端该如何弥补。”
“永乐大帝的5人内阁制度,至少在没没玩坏之前,还是很不错的。”
众人好奇,又提到了他们朱家那位极其厉害的皇帝。
老朱也是来了兴趣,
“哦?内阁制?具体说说看。”
“从6部优选其中低品阶的官员,凑满5人,成立内阁,替皇帝预批奏折,将建议写上,最终交由皇帝终审,甚至一部分无营养的直接由皇帝青睐的太监披红。”
“想来诸位也发觉此间的弊病,那就是很可能出现宦官弄权!”
朱元璋微微点头,
“岂可叫太监们掌握披红大权,此举明显不妥!”
陆长生接话道,
“可误打误撞,在明朝中后期还真就派上了大用处。”
“宦官再大的权柄,亦如锦衣卫,终究只是天子家奴,只取决于皇帝的信任与不信任。”
“与满朝文武分润皇权不同,这种权利皇帝可放,收回来也极为容易。”
众人微微点头,倒也确实如此。
“那时候皇权有架空的嫌疑,皇帝如何能直接下场与朝臣过多纠缠,那么肆无忌惮的掌权太监,反而成了皇帝的黑手套,大不了干了皇帝想干又不好出面的黑事,再被扔出去背锅就是。这样的帝王平衡之道,不该陆某多言,不过是话赶话而已。”
朱元璋赞许地点点头,算你小子知进退。
朱标谦逊提问,
“先生,如此巧妙的制度,难道还有漏洞不成?”
陆长生微微点头,
“太子爷试着带入三问以及诸多假设,就可以发现不少弊病。”
见众人仍苦苦思索,陆长生直言道,
“首先,这内阁居然是从六部中调来的低阶官员,那么他们在批注建议时,很有可能带着利益倾向。”
“而皇帝不是万能的,不可能360行,行行都懂,当某个观念先入为主,诸位觉得会不会影响到帝王的判断?”
众人齐齐点头,朱标恍然大悟,
“先生所言极是!”
“刚才我们只是假设这群人心怀不正,所以发现了这个漏洞,那弥补起来就简单了,比如从各地选择各行业的优秀人才,而他们本身并无官职。”
“再假设这些人入职后,作为皇帝身边的红人,会不会被有心人收买?”
“再弥补制度的漏洞,可对他们作限制,比如圈定这些人在皇宫某处,不得与外界接触。如此不仁道,也可弥补,比如三年轮值,其中表现好的,丢出去为官;表现不好的清退。”
“如此,这些各行各业的人既杜绝了勾连外部的可能,又在优胜劣汰的激励下频繁换血中不断为朝堂培养出实干人才,还辅助陛下既快又准地处理诸般国事。”
朱元璋抚须而笑,
“哈哈哈哈,妙,妙极,咱身边也该有这样一群影子幕僚!”
陆长生趁热打铁,
“所以啊,老朱您写皇明祖训自无不可,多写一些识别人心的秘诀,多写人生感悟,这才是留给子孙真正的无价之宝。”
朱元璋点点头,他心中已有计较。
马皇后满面慈祥,
“你这后生,句句都在为我朱家天下计,着实难得,咱喜欢的很,可曾有中意的姑娘?”
陆长生笑的牵强,最怕这温柔的陷阱,
“多谢皇后娘娘关照,我是不想,也不会成婚的!”
众人一脸不解,倒是朱元璋若有所思。
开玩笑,成婚就得生子,以老朱的性格,岂会放任这样的隐患存在!
倒不是怂到孩子都不敢要,
主要陆长生也不想有过多羁绊,毕竟有那一世记忆在,说自己是活了两辈子的人也不为过,自私也好,看开了也罢,何不从心,圆自己一个潇洒的侠客梦?
“长生有自己的夙愿,一来是盼着百姓安居乐业,二是自己也想着仗剑走天涯,有生之年能看遍这大好河山。”
朱标摇头惋惜,不过还是拱拱手,
“先生高节!”
陆长生可不想成为老朱家的顾问,借着这个机会一次性说个透彻就是,风轻云淡笑着开口,
“论一个新制度的生成,先从基本诉求开始,陛下自然是希望朱家江山长存的。”
朱元璋微微点头,众人再度进入聆听状。
“为了达成这样宏伟的愿景,首先得保证完善的继承制度下,不断有优秀的新皇帝来续任。”
“然后是这藩王制度,每一次分封都是在与百姓抢地盘,还有后世藩王之乱的隐患,也得慎重拿出个章程。”
“皇权、皇室这里有妥善制度后,那就得放眼天下了。”
“文之一道,哪怕没有陆某提供任何新学问,只要君子六艺能生发,儒家不再一言堂,那么其他学问必将如雨后春笋,文艺兴隆指日可待。”
“武之一道,募兵,退役制度已经呈交陛下,一旦实施,后世帝王再无军权旁落之可能,想来陛下唯一思虑的是钱财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朱元璋压根就不是享受的人。
人各有志,陆长生说的天花乱坠,也引不起他对那种生活的向往,不耐烦摆手,
“长生小子,你先说说这废除宰相制的弊端该如何弥补。”
“永乐大帝的5人内阁制度,至少在没没玩坏之前,还是很不错的。”
众人好奇,又提到了他们朱家那位极其厉害的皇帝。
老朱也是来了兴趣,
“哦?内阁制?具体说说看。”
“从6部优选其中低品阶的官员,凑满5人,成立内阁,替皇帝预批奏折,将建议写上,最终交由皇帝终审,甚至一部分无营养的直接由皇帝青睐的太监披红。”
“想来诸位也发觉此间的弊病,那就是很可能出现宦官弄权!”
朱元璋微微点头,
“岂可叫太监们掌握披红大权,此举明显不妥!”
陆长生接话道,
“可误打误撞,在明朝中后期还真就派上了大用处。”
“宦官再大的权柄,亦如锦衣卫,终究只是天子家奴,只取决于皇帝的信任与不信任。”
“与满朝文武分润皇权不同,这种权利皇帝可放,收回来也极为容易。”
众人微微点头,倒也确实如此。
“那时候皇权有架空的嫌疑,皇帝如何能直接下场与朝臣过多纠缠,那么肆无忌惮的掌权太监,反而成了皇帝的黑手套,大不了干了皇帝想干又不好出面的黑事,再被扔出去背锅就是。这样的帝王平衡之道,不该陆某多言,不过是话赶话而已。”
朱元璋赞许地点点头,算你小子知进退。
朱标谦逊提问,
“先生,如此巧妙的制度,难道还有漏洞不成?”
陆长生微微点头,
“太子爷试着带入三问以及诸多假设,就可以发现不少弊病。”
见众人仍苦苦思索,陆长生直言道,
“首先,这内阁居然是从六部中调来的低阶官员,那么他们在批注建议时,很有可能带着利益倾向。”
“而皇帝不是万能的,不可能360行,行行都懂,当某个观念先入为主,诸位觉得会不会影响到帝王的判断?”
众人齐齐点头,朱标恍然大悟,
“先生所言极是!”
“刚才我们只是假设这群人心怀不正,所以发现了这个漏洞,那弥补起来就简单了,比如从各地选择各行业的优秀人才,而他们本身并无官职。”
“再假设这些人入职后,作为皇帝身边的红人,会不会被有心人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