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殖民地!
后人,一谈起“殖民”,多是想到了印第444章奏。
皇上说了半天,他们还是一头雾水!
赵朴道:“一些蛮夷国家,时常先我朝进贡一些珍奇异宝,而我朝则是以一些金银丝绸回赠,看似慷慨,其实最为小气。钱花了,就没有了,授之以鱼,授之于渔。我朝不应当只是送一些金银,这太俗气了,应当将圣道也弘扬到异地,弘扬儒道于蛮夷,教化他们!”
“东北是女真人萨满教,西域是伊斯兰教,而西藏则是喇嘛教,而南洋诸国又是诸多邪教。而我等应当秉承圣人之道,传播儒学,而不应当让这些邪教,毒害这些蛮夷,让蛮夷们一直蛮夷下去!”
这时,在场的臣子总算是听明白了,原来是想要让一些士大夫们,去蛮夷之地,传播圣人之道。
只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那些蛮夷们,可不懂得尊敬读书人,一个不好就上了架,被烤了!
况且那些蛮夷之地,或是金军占领,或是交通不畅,或是瘟疫瘴疠之地,九死一生呀!
赵朴扫了一眼他们,就知道他们心中想什么,这是多年来养成的默契感,不由开口道:“蛮夷之地,多有大军护送,安全无比。闭门造车,不是圣人之道。即便是论语倒背如流,也未必能弘扬圣人之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圣人之道,不在于说多少,说得多么漂亮,而在于做得有多好!”
“立德,立言、立行!立行胜于立德、立言。说一百句漂亮话,也不如干一件事实!”
“当年孔子才学出众,与他不相上下之辈,大有人在。可是为何只留下孔子名号,其他人泯然众人矣,只因为孔子以行检言,行胜于言!”
“当年,孔子游历列国,儒家为之兴起,世人才知儒学存在;后来孟子周游列国,儒学成为一时显学;而董仲舒游历列国,最后说服汉武帝,独尊儒术,方有儒家今日盛世。孔子能周游列国,尔等难道不能吗?”
这时,各个大臣总算是明白了皇上的意图,这是要臣子们效仿孔子周游列国。
只是孔子只是在几千里范围内打转,可他们中一些人却要出海,到南洋。
南洋,湿热,毒气重,一个不慎就是病重身亡。
这可比孔子周游列国艰难多了,危险系数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