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沈温几个一大早就把家里能用的背篓利用起来,把晾晒好的草药分装了四个大背篓。
又把几十斤柿干放在了自己随身带的小竹篮里,而且上边还铺着大麻叶。
沈温想着用这些大麻叶分装柿干,而旁边则放着前段时间彦文做的布兜
而等沈禾来的时候就看到了地上一溜的竹篓,简单的打个招呼,沈禾就帮这几个孩子把每个将近九十斤重的竹篓放在了牛车上。
“沈禾你这牛车还拉人吗?”
“大婶子牛车拉得够了,今天不拉人了”牛是家里的主劳力,今天拉了这么多东西,沈禾不舍得牛身上再加重量
“这拉这么多竹篓是干啥的”也有不乏好奇的。
“随便弄点东西卖卖”沈禾也不知道里边装的东西是啥,但也不想说是沈温的东西,他只是温厚又不是傻,说是沈温的东西指不定老宅的人闹什么幺蛾子
一路上沈温三个人都装鹌鹑,出了村口以后彦尔彦武才活泼起来
“沈叔你不知道上次我们去集市,背着东西腿都快走断了”
“早知道上次你们也去集市,我捎带着你们呀”
“沈叔你别听我三姐说,她就是淘,她在家上树摸鱼都不带累的”
而沈温则在一旁不说话,在一旁仔细观察着这个族长的二儿子
“沈叔我们这背篓里其实是在山上采的益母草、决明子、桔梗根、酸枣仁,经过晾晒后可以卖给药铺”
沈温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才说的“也是之前爹在的时候有一本医书,偶尔教导我们才知道这些东西是药材可以卖钱”
“咱们沈家村背靠大山,你们现在虽说有田地,但交完税以后也是勉强度日,现在有这些东西做补贴,也算能在冬天来临前攒点钱,可别跟别人说”
沈禾虽然有些意外,但也不当一回事,自家大哥在商行做掌柜,一个月能给家里二两,逢年过节还有节礼。
而自家十几亩水田十亩山地,家里有牛还喂了两头猪,也算是沈家村的殷实户,是以并不在意沈温这些东西。
而沈温听完沈禾叔的话以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只不过有些东西还需要自己核实。
沈禾用牛车把沈温等人送到了“仁和堂”的门口顺便把东西帮忙卸了下来,跟沈温确认了回去的时间地点,就去干零工了,庄稼人一年到头都想着营生不闲着。
沈温等人到的时候药铺刚开张,因为沈温上次的表现,所以店里的小二对他们还是有印象“哎吆!小妹你们这是弄了四背篓可不少弄呀”一边招呼其他的伙计把背篓抬进了店里。
“小二哥哥你还记得我们呀!这可是我们辛辛苦苦钻大山弄得纯野生呢”彦尔认出了是上次接待的那个小二
“开门做生意迎来送往的,那识人是必不可少的,小妹妹你们这次卖的什么呀”
“依旧是上次的酸枣仁,还有上次掌柜的说益母草、决明子我们也找到了,就是不知道桔梗根收不收”彦武伸手把背篓里盖着的大麻叶掀开
“你们还弄到了桔梗根,桔梗根利咽祛痰,只是咱们这边气候湿润,故生长得不算太多,但你们这弄的得有百十斤,而且里边的品质我看不太懂,我得找掌柜的”
“小哥麻烦您了”沈温递上了一份用麻叶包的柿饼“我自己做的小零嘴,您就当消磨时间”
“小妹你这真客气,等着啊我去叫掌柜的”
掌柜的原本在后院归置药材,听到了小二的汇报去了前厅,掌柜的也很惊讶一些桔梗根的品质。
最后桔梗按十二文一斤,酸枣仁还有十文一斤,益母草和决明子都是八文一斤,最后桔梗卖了一千二百文、酸枣仁六十文、益母草四十文、决明子三百二十文,最后总共卖了一两六百二十文。
沈温最后临走的时候给掌柜的留了两大份的柿饼,一份给掌柜的一份给东家。
在什么时候都是伸手不打笑脸人,留个香火情总是好的。
“掌柜的你别说这姑娘年龄虽小办事却地道,也不知道她爹娘怎么教的”小二嚼着沈温送的柿干
“这小姑娘的日子恐怕过得不容易呀!你看谁家十一二岁的姑娘在外边挣钱养家的。
而且你看看跟来那小男孩的手,手上全是拉痕估计是摘酸枣划的,这么多的药材也不知道这几个小的多辛苦才弄到的”
掌柜的说着就叹了口气“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
“给主家的那份柿饼?”
“当然是给主家留着”
而离开的沈温等人则不知道药铺里在她们走后的谈话。
“彦尔你去把你二姐绣的布兜给绣楼卖去”
“姐我可以带份柿饼吗?”彦尔没有拒绝反而提出了要求“我看你对沈禾叔还有刚才的小二哥包括掌柜都是这样,那这是不是就别人说的伸手不打笑脸人呀”
沈温听着这话挑了一下眉,看来这个妹妹培养培养还是可以用的,短短时间也不问光看就自己学到了
“就是这个道理,出门在外不管做大生意还是小生意,讲究的是和气生财,伸手不打笑脸人感情都是你来我往的维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第二天沈温几个一大早就把家里能用的背篓利用起来,把晾晒好的草药分装了四个大背篓。
又把几十斤柿干放在了自己随身带的小竹篮里,而且上边还铺着大麻叶。
沈温想着用这些大麻叶分装柿干,而旁边则放着前段时间彦文做的布兜
而等沈禾来的时候就看到了地上一溜的竹篓,简单的打个招呼,沈禾就帮这几个孩子把每个将近九十斤重的竹篓放在了牛车上。
“沈禾你这牛车还拉人吗?”
“大婶子牛车拉得够了,今天不拉人了”牛是家里的主劳力,今天拉了这么多东西,沈禾不舍得牛身上再加重量
“这拉这么多竹篓是干啥的”也有不乏好奇的。
“随便弄点东西卖卖”沈禾也不知道里边装的东西是啥,但也不想说是沈温的东西,他只是温厚又不是傻,说是沈温的东西指不定老宅的人闹什么幺蛾子
一路上沈温三个人都装鹌鹑,出了村口以后彦尔彦武才活泼起来
“沈叔你不知道上次我们去集市,背着东西腿都快走断了”
“早知道上次你们也去集市,我捎带着你们呀”
“沈叔你别听我三姐说,她就是淘,她在家上树摸鱼都不带累的”
而沈温则在一旁不说话,在一旁仔细观察着这个族长的二儿子
“沈叔我们这背篓里其实是在山上采的益母草、决明子、桔梗根、酸枣仁,经过晾晒后可以卖给药铺”
沈温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才说的“也是之前爹在的时候有一本医书,偶尔教导我们才知道这些东西是药材可以卖钱”
“咱们沈家村背靠大山,你们现在虽说有田地,但交完税以后也是勉强度日,现在有这些东西做补贴,也算能在冬天来临前攒点钱,可别跟别人说”
沈禾虽然有些意外,但也不当一回事,自家大哥在商行做掌柜,一个月能给家里二两,逢年过节还有节礼。
而自家十几亩水田十亩山地,家里有牛还喂了两头猪,也算是沈家村的殷实户,是以并不在意沈温这些东西。
而沈温听完沈禾叔的话以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只不过有些东西还需要自己核实。
沈禾用牛车把沈温等人送到了“仁和堂”的门口顺便把东西帮忙卸了下来,跟沈温确认了回去的时间地点,就去干零工了,庄稼人一年到头都想着营生不闲着。
沈温等人到的时候药铺刚开张,因为沈温上次的表现,所以店里的小二对他们还是有印象“哎吆!小妹你们这是弄了四背篓可不少弄呀”一边招呼其他的伙计把背篓抬进了店里。
“小二哥哥你还记得我们呀!这可是我们辛辛苦苦钻大山弄得纯野生呢”彦尔认出了是上次接待的那个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