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生活散记·特价
易中生
这些年,特价这个词在一些经营场所特别是大型超市常能听到。特价,搞活动几乎成了导购对顾客说得最多的词语。它的真实含义是,商品价格在一定时段内比通常时候低,可以低到百分之十以上,最多可以低到百分之五十。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商品质量有问题,而是通过低价来促销,目的是增强超市的人气,促进超市其他商品的销售,就消费者来说,巴不得天天特价,所有商品都特价,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特价有时候就使你不高兴。
几天前,一顾客端起一炒菜锅问导购,能不能按昨天的价钱卖。因前面几天这锅是19.8元,而今天是28.8元,这导购笑着说,我能有这样的权力吗?这都是超市统一搞活动,时间一过,就恢复原价。所以你想买,就要趁早,不要迟疑。这样一来,很多时候因价格悬殊而成为遗憾。说商品打特价好,我实在不喜欢这打特价,我总觉得到超市去买东西有无数的坑,也可能你就是冤大头。
既然这商品能特价买出来,就说明这商品进价还低于这特价,超市商品不可能亏本出售。一次一供应商站在一冷柜前,极力推荐一种鲜奶,说这样的盒装奶通常情况下十多元,这几天搞活动,只卖九元八角,我说这不要亏本卖,他直说,这个柜组是我包下供货的,亏本倒不会,只是利润很小,目的还是希望能带动其他奶水销售。这样一旦恢复原价,他就利润翻倍,而你就成了冤大头,因为我们不可能天天追着特价商品去买,最多也就是知道这些常买的商品的价钱,也就是只知道这些商品是否打特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