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生活散记·找理发店
易中生
就我自己来说,已经多年与理发店无缘了,一退休就自己动手,隔上三五天用电动剃须刀三下五除二把头发理了个一干二净,这样简单了,也省得去找理发师傅帮忙。
现在住在这市里,想去找个理发店为孙子理发,还真不容易,到地图上搜索,在附近显示了十多家,但只有一家显示为街边理发店,看看路径,还不近,也没有公交直达,而其他的不是美容美发,就是形象设计室,造型工作室,本来就是把头发剃短一些,没有什么高要求,后来只好到了最近一家工作室。
进门倒是很热情,但看到在这里被工作的多半是女性,这是与几十年前很不一样的。以前还真是剃头理发,我们地方上叫剃脑,尽管剃脑师傅长年有三个坐店,但想一到就坐上去剃几乎没有这样的可能,因为不但要按一定的形状剃发,还要洗头,还要洗面,还要修面,特别是后脑勺几下跳刀,这人就像吃了蜜糖一样说不出有多舒坦,至今还时常想起,后来这样的过程起码对男性来说,越来越简化了,到现几乎就是按一定的形状剃发。几分钟搞定,如果要像从前那样,这些师傅一是不会,二是已经是另外的项目了,准备另外用钞票伺候。就是这前面几分钟的剃发,这次去,三十元,一个字都不能少,说是过年了,平时二十,过年涨一十,大人还要五十呢,以前没有这样逢年必涨的事,这得益于早些年的春运火车票价上涨,现在火车票不涨了,但这样的行当倒念念不忘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