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我唯一和同学出去玩的一次,就是和她一起去看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她看我总用塑料杯打热水喝觉得不健康,还送了我一个玻璃杯,虽然我很少用。因为我们慢慢发现好像每周五打扫卫生杯子一定会掉地上,大家慢慢地都换了不易碎材质的。
但是,从下学期开始我的成绩就像过山车一样开始上下起伏。好的时候能考第五,坏的时候就会跌出前十名。原本这样我和家人应该都不会想什么,可谁让上个学期我像开了挂似的考得那么好。于是,老师,同学,家长又觉得我开始发挥失常了。
这段高三生活却没有给我带来过多的阴影,虽然惨淡的文综成绩和过重的学习任务把我压得觉得生活灰暗。本来上高中我已经不喜欢看那种劣质的言情小说了,但是那段时间我有些饥不择食。狗血也好,套路也好,我只有躲进书中的世界才能看到多一点的色彩。
大一的时候,我在学校图书馆追剧版的《你好,旧时光》。突然有一种好熟悉好熟悉的感觉,真的很像我经历的高三生活。不间断的大考小考,爱不爱学习的孩子都会在大榜出来前一科一科地算自己和学霸的分数,老师总会把我们几个学习好的孩子拎到办公室教育。为什么这次考试没考好?这种题我都讲过了怎么还能错...
曾经我以为我永远不会怀念高三的生活,忙碌又无趣。但是,只是半年的时间我就发现原来那段时光也很美好。热火朝天的学习,老师的耳提面命,还有和朋友们在晚自习课间跑到操场放风,或是忙里偷闲时到小卖店抢一根烤肠吃。
那个时候,对我们来说在学校买东西真的是抢。下课只有十分钟,我们班在二楼里面,每次一到门口小小的小卖部里就堆满了人。于是,我们只能用力地挤呀挤,争取能到前面喊一声自己要什么。很多时候买不到就得往回走,或者买到了也吃不完。
就在我的迫不及待中,高考到了。这一次,我没有紧张。虽然突然来到的大姨妈和题路不适合我的文综卷让我没有超常发挥,但也和平时没差多少。我最终还是站在了文科的前十名里面,还因为恰好考了550分得到了省里给的奖金。
接下来,就是我悠闲的长假。为了我满怀憧憬的大学生活,遥远的大都市,未曾听说过但勉强混进了“211”的大学,我开始了一场自我修炼。减肥,化妆,画画,弹小吉他,吹笛子,甚至找工作积累社会经验,我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兴冲冲地迎接一个新的开始。
坐在驶向大学所在城市的火车上,我在手机备忘录里写下类似于“我终于离开这个刮风天沙子打得脸疼,下雨天满脚泥泞的地方了”。事实证明,大学和我想象得不一样。但是我选的城市环境确实是好了很多,如果冬天下雪不需要打伞,冬天可以供暖的话就更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