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阳。
皇宫。
九岁的天子刘协,端坐案前,望着蔡邕,问道:“蔡卿,《急就章》朕已经熟识,接下学习那些内容?”
蔡邕从怀中掏出一物,行礼道:“陛下请看,此册名曰《三字经》,这一段时间,陛下就温习此经。”
“《三字经》是何经?朕从来没听说过。”
刘协自幼就有名师教导,虽然受限于年龄,经学内容不知道,可是四书五经名字还是听说过的。
可他在脑海中搜索片刻,从来没有听说《三字经》这个名字。
蔡邕笑道:“这本《三字经》不属于任何儒家经典,不瞒陛下,臣也是昨日才听说,可是臣觉得此经易学易记,且涵义深厚,正好适合陛下此时学习。”
刘协有些好奇,歪着小脑袋看着蔡邕。
“蔡卿也是昨日才听过?”
蔡邕点了点头,看着刘协,笑着把昨天《三字经》的事讲了一遍。
刘协听完,更是好奇。
“蔡卿说的,可是那个才高八斗的刘云起?”
蔡邕喜道:“陛下知道此人?”
刘协想了一会,说道:“日前朝堂之上,朕听见董相国曾向王司徒问过此人。说此人才高八斗,朕还有些不相信。”
蔡邕笑道:“正是此人,此人才气之高,臣也是生平仅见,倒也当得起才高八斗之名。”
“此人有多大年纪?”
蔡邕应道:“年不过十八。”
“还不到十八岁,就有如此才华,听蔡卿说的,朕都想见见他了。”
蔡邕笑道:“此人还和陛下有些渊源。”
刘协有些不解。
“和朕有何渊源?”
“他乃是景皇帝之后,乃是汉室宗亲。”
汉室宗亲。
刘协一听兴致更浓。
“朕的宗亲竟然出了个如此有才华之人,朕非见见他不可。”
“快传旨意,让刘隅速来皇宫见朕。”
宦官在一旁领旨,出宫去传刘隅。
受刚才那件事的影响,刘协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他时不时才能用眼睛瞄向窗外,想看看才高八斗的汉室宗亲来了没有。
蔡邕堪堪讲完课,就听宦官进来行礼道:“启禀陛下,刘隅已带到,正在门口等候。”
刘协心中一阵欢喜,终于来了。
“传他进来。”
等刘隅走进屋内,刘协仔细打量着刘隅。
觉得他相貌端正,俊雅不凡,像是汉室宗亲。
刘隅行礼后,刘协直接开门见山问道:“卿祖何人?”
刘隅应道:“隅乃文景皇帝之后,白牛侯之玄孙,刘辰之孙,刘元之子也。”
刘协笑道:“真是汉室宗亲,快拿族谱查看。”
不一会,宗正带着族谱宣读道。
景皇帝生长沙定王刘发。
发生舂陵节侯刘买;
买生舂陵孝侯刘熊渠;
熊渠生苍梧太守刘利;
利生安成孝侯刘赐;
赐生安成侯刘闵;
闵生白牛侯刘商;
商生白牛侯刘昌;
昌生县丞刘元;
元不仕,刘隅乃刘元之子也。
刘协查看族谱,喜道:“卿乃朕之皇叔。”
刘隅心中暗喜,脸上却是不动声色,自己这个汉室宗亲的身份,终于得到了官方认证。
过不了几日,自己的皇叔之名,就会传遍这片土地。到时候他再招揽人才,为己所用,就事半功倍了。
还没等刘隅反应过来,天子刘协又道:“传旨,封刘隅为左将军,阳城亭侯,赐府邸一座,银千两,布百匹。”
汉朝封侯分为三种,县侯,乡侯,亭侯。
亭侯就是食邑一亭,一亭为十里。
历史上,高祖刘邦就曾为亭长。
刘备和关羽都曾被封为宜城亭侯,汉寿亭侯。
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这些又被人称为四方将军,属于三等将军,位于九卿之下。
历史的刘备就曾担任过左将军。
刘隅昨日写出《三字经》的本意,就是想让蔡邕把自己引荐给皇帝,可是他没想到这件事,竟然如此顺利,三言两语,自己就从一个庶民成为左将军,阳城亭侯。
刘隅谢恩。
蔡邕相贺道:“想不到云起乃是陛下之皇叔,是邕失礼了。”
刘隅谦虚两句。
刘协吩咐宦官准备饮宴。
“朕要与皇叔饮上几杯。”
三人刚入席不久,董卓就挺着大肚子走了过来。
他向刘协行礼后,就看刘隅道:“陛下,臣听说陛下,要封赏刘云起,不知可有此事?”
九岁的天子,或许是见惯太多的生死悲欢,脸上已经很少见到青涩和幼稚,反而有一种说出的沉稳和淡定。
“云起乃朕之皇叔,如此有才,可为国家栋梁,朕岂能不封赏。”
董卓又道:“陛下,请恕臣直言,刘云起虽为汉室宗亲,可是没有为朝廷立下寸功,如此封赏恐绝天下之望。”
“臣请陛下暂时收回成命,等云起有功于社稷时,再行封赏不迟。”
刘隅看场上形势,知道今日封赏已经无望,他有些担心天子年幼稳不住局势,就起身行礼道:“陛下,臣以为董相国言之有理,请陛下收回成命,等臣为大汉天下立下功勋时,再封赏也不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雒阳。
皇宫。
九岁的天子刘协,端坐案前,望着蔡邕,问道:“蔡卿,《急就章》朕已经熟识,接下学习那些内容?”
蔡邕从怀中掏出一物,行礼道:“陛下请看,此册名曰《三字经》,这一段时间,陛下就温习此经。”
“《三字经》是何经?朕从来没听说过。”
刘协自幼就有名师教导,虽然受限于年龄,经学内容不知道,可是四书五经名字还是听说过的。
可他在脑海中搜索片刻,从来没有听说《三字经》这个名字。
蔡邕笑道:“这本《三字经》不属于任何儒家经典,不瞒陛下,臣也是昨日才听说,可是臣觉得此经易学易记,且涵义深厚,正好适合陛下此时学习。”
刘协有些好奇,歪着小脑袋看着蔡邕。
“蔡卿也是昨日才听过?”
蔡邕点了点头,看着刘协,笑着把昨天《三字经》的事讲了一遍。
刘协听完,更是好奇。
“蔡卿说的,可是那个才高八斗的刘云起?”
蔡邕喜道:“陛下知道此人?”
刘协想了一会,说道:“日前朝堂之上,朕听见董相国曾向王司徒问过此人。说此人才高八斗,朕还有些不相信。”
蔡邕笑道:“正是此人,此人才气之高,臣也是生平仅见,倒也当得起才高八斗之名。”
“此人有多大年纪?”
蔡邕应道:“年不过十八。”
“还不到十八岁,就有如此才华,听蔡卿说的,朕都想见见他了。”
蔡邕笑道:“此人还和陛下有些渊源。”
刘协有些不解。
“和朕有何渊源?”
“他乃是景皇帝之后,乃是汉室宗亲。”
汉室宗亲。
刘协一听兴致更浓。
“朕的宗亲竟然出了个如此有才华之人,朕非见见他不可。”
“快传旨意,让刘隅速来皇宫见朕。”
宦官在一旁领旨,出宫去传刘隅。
受刚才那件事的影响,刘协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他时不时才能用眼睛瞄向窗外,想看看才高八斗的汉室宗亲来了没有。
蔡邕堪堪讲完课,就听宦官进来行礼道:“启禀陛下,刘隅已带到,正在门口等候。”
刘协心中一阵欢喜,终于来了。
“传他进来。”
等刘隅走进屋内,刘协仔细打量着刘隅。
觉得他相貌端正,俊雅不凡,像是汉室宗亲。
刘隅行礼后,刘协直接开门见山问道:“卿祖何人?”
刘隅应道:“隅乃文景皇帝之后,白牛侯之玄孙,刘辰之孙,刘元之子也。”
刘协笑道:“真是汉室宗亲,快拿族谱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