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亲王!”
那官员见到胤祉,立刻躬身喊道。
胤祉皱着眉问:“你们在说什么事?”
阿正好奇的打量着几个洋人,看见他们面颊浓密须毛和卷曲的头发,没忍住吐槽:“额娘他们不刮胡子的吗?”
乌苏里笑了笑。
那几个洋人许是发现胤祉地位的不同,连忙跟胤祉攀谈。
胤祉听着他们奇奇怪怪的官话,直接用英语问他们。
几人一听到熟悉的英语,松了一口气,当即兴奋的说起他们的需求。
因为品鉴会,阿正之后也跟胤禟胤祉学过一段时间的英语,也能听懂个七七八八。
而且那几人生怕没说清楚,用词发音都力求简单平缓。
乌苏里胎穿来这,本来就是个哑巴英语的人,现在更是只听得懂‘I’‘is’这些。
不过好在还有那个官员跟胤祉解释他的难处,乌苏里也大概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因为清朝开放了通商口后,那几个洋人的公司就想在浙海关设一个交易所,还想来大清开钱庄。
他们公司就是东印度公司,每年都跟大清定制大批瓷器、丝绸的单子。
听完他们的诉求,胤祉很是怀疑他们的用心,但考虑到其中的收益,胤祉没有直接拒绝。
只是让他们耐心等候结果,并嘱咐那官员照看好他们,他会将事情上报。
英吉利人听到这样的答复,眼神闪过一丝遗憾,但还是感谢了一番胤祉,并让人拿了一小箱珠宝送给他。
乌苏里瞥见里头的拇指大的红绿蓝宝石和巴掌大的金砖,就知道他们下了血本了。
这时,阿正突然道:“三伯,我想看看他们的船。”
那几人闻言有些迟疑,纷纷看向为首的中年人。
中年男人眼神略带紧张,看了看胤祉又打量了阿正穿着,憋了半晌为难道:“哦!阁下,我们的工人正在搬运,现在不能参观。”
“不看看,怎么知道你们有没有这个实力?”
胤祉随即用英语解释道:“这是我侄儿,他的祖父是现任君王,他的父王是下一任继承人。”
不得不说,拿出这个身份后,那几个英吉利人的眼神瞬间亮了,态度更为恭敬。
“哦!原来是王子殿下,失礼。”中年男人摘帽微微欠身,惊喜道。
“殿下想参观尼德兰号吗?这当然是可以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393.
回京之前,一行人还得去江宁府一趟。
一是实地考察明年御稻种试种地区,二是康熙派胤祉巡视海关。
清朝共有四个江海关、浙海关、闽海关、粤海关,胤禟胤誐受康熙指派整肃关口。
康熙又下令让胤祉去检查,表面是巡视海关,实际上是去收集广东地区实际税收情况,以便为摊丁入亩试验做准备。
如今胤禟胤誐主要都集中在闽粤两个海关,针对海贼问题,初夏时朝廷已下令巡海,修缮沿海炮台、增配巡海战船设备等。
而这些海寇大多集中在北部湾,随着郑氏兵败,一部分支持南明政权的人潜逃国外,有些投靠他国,有些则去外海成了海寇。
沿海地区百姓遇到灾患或管制松散,极易‘入海谋生’。
还有毗邻大清的小国,也常有出海劫掠,侵扰沿海的现象。
海防安全事关重大,但通商带来的巨大利益鼓动人心。
随着这几年海贸发展,无论是康熙还是胤禛胤禟,都已经意识到里头的暴利。
清朝剿灭南明政权、郑氏集团后,如今已对沿海掌控权越发牢固,也不必再推行‘片板不入海’,而是回归到强化海防安全方面。
一旨诏令,数条万丈高船由北向南而来,八旗水师分入各沿海省地。
不到半年时间,倭国一带海贼、北海一带海贼和吕宋一带海贼皆与大清水师交过手,一改此前萎靡风气,大破贼寇。
浙海关。
港口停泊着几只船舰,船头飘扬着彩色旗帜,船体涂抹着蓝白色。船底露出水面的部分还带着部分红色,像是一种金属质感。
几个金发蓝眼的外国人站在码头跟一个身着官服的男人说话,穿着短打的农夫扛着大大小小的箱子上船。
另一艘船舰上,乌苏里和阿正拿着千里镜观察着这一幕。
“额娘,要不我们下船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吧?”
乌苏里细细看了船身,点了点头:“去看看。”
说罢,乌苏里就将千里镜别在腰间,吩咐诗瑶和方生留在船上。
又喊上胤祉、武卓,四人一齐下了船。
刚一走进,就听见那官员重复一句话:“……建使馆一事还需上报……你们不能买地开钱庄……”
一个洋人带着别扭的腔调道:“以主的名义起誓,我们愿与浙江王国签订友好协议……”
那官员露出一个不可置信的眼神,惊骇道:“这里是大清宁波府!”
“嗯?宁波府?……”
听到这里,乌苏里没忍住笑出声。
果然国别之间的理解存在巨大差距,外国人居然会认为浙江省是一个小王国。
“诚亲王!”
那官员见到胤祉,立刻躬身喊道。
胤祉皱着眉问:“你们在说什么事?”
阿正好奇的打量着几个洋人,看见他们面颊浓密须毛和卷曲的头发,没忍住吐槽:“额娘他们不刮胡子的吗?”
乌苏里笑了笑。
那几个洋人许是发现胤祉地位的不同,连忙跟胤祉攀谈。
胤祉听着他们奇奇怪怪的官话,直接用英语问他们。
几人一听到熟悉的英语,松了一口气,当即兴奋的说起他们的需求。
因为品鉴会,阿正之后也跟胤禟胤祉学过一段时间的英语,也能听懂个七七八八。
而且那几人生怕没说清楚,用词发音都力求简单平缓。
乌苏里胎穿来这,本来就是个哑巴英语的人,现在更是只听得懂‘I’‘is’这些。
不过好在还有那个官员跟胤祉解释他的难处,乌苏里也大概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因为清朝开放了通商口后,那几个洋人的公司就想在浙海关设一个交易所,还想来大清开钱庄。
他们公司就是东印度公司,每年都跟大清定制大批瓷器、丝绸的单子。
听完他们的诉求,胤祉很是怀疑他们的用心,但考虑到其中的收益,胤祉没有直接拒绝。
只是让他们耐心等候结果,并嘱咐那官员照看好他们,他会将事情上报。
英吉利人听到这样的答复,眼神闪过一丝遗憾,但还是感谢了一番胤祉,并让人拿了一小箱珠宝送给他。
乌苏里瞥见里头的拇指大的红绿蓝宝石和巴掌大的金砖,就知道他们下了血本了。
这时,阿正突然道:“三伯,我想看看他们的船。”
那几人闻言有些迟疑,纷纷看向为首的中年人。
中年男人眼神略带紧张,看了看胤祉又打量了阿正穿着,憋了半晌为难道:“哦!阁下,我们的工人正在搬运,现在不能参观。”
“不看看,怎么知道你们有没有这个实力?”
胤祉随即用英语解释道:“这是我侄儿,他的祖父是现任君王,他的父王是下一任继承人。”
不得不说,拿出这个身份后,那几个英吉利人的眼神瞬间亮了,态度更为恭敬。
“哦!原来是王子殿下,失礼。”中年男人摘帽微微欠身,惊喜道。
“殿下想参观尼德兰号吗?这当然是可以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