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智慧有萌动期的话,一定是以农耕技术为分水岭。在农耕技术之前,智慧尚没有基本内涵,未能生根发芽。农耕知识与技术,揭开固本生息的星球智慧的新纪元。人类投资投劳的物质交换,仅仅局限于事先所盈余的红利——能够自由输出的部分,并不包括自身这数十公斤、用于维持自身内外循环的、必须保留的老本——在同一生命周期内,老本只有在生命结束时,才会被动输出。(这里的固本生息,只是为了便于区别表述和理解。实际中,可能本与息没有太严格区别)
事先投资投劳,无条件先行满足被种养动植物的内在发展需要,如果被种养动植物获得充分发展——被种养动植物赢得大量红利,留足甚至扩充被种养动植物的老本,以期下一轮循环的本大利大。被种养动植物的红利外溢给投资投劳者,满足其发展需要。如果被种养动植物的内在发展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如病虫害袭扰,导致被种养动植物发展不充分(减产),投资投劳的人,只能看着银子变成炭。
现代科学与技术,同样是先行输出红利,无条件满足物质内在发展需要。如电波的收发,是无条件先行满足特定物质对电波的内在需要。也即是说,现代科学就是弄清物质的内在结构及其动能规律。现代技术就是无条件满足对象物的内在需要,继而借助其外溢红利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人类的一切商业活动,同样均无一例外。无论是输出体能(劳动),还是输出智慧(知识与技术)都是同样如此。
固本生息,不仅仅是自身这数十公斤的老本,更包括外向交换环境的老本。若所向交换环境,都是本小利微的一片贫瘠,任何的个体都好不到哪去。所谓“大河无水小河干”,锅里有碗里才有。万物只能依靠纵深的挖潜革新、提效降耗,以及横向联合配合的双重路径,才能获得无限发展的红利。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