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安再次有些发懵。
什么转制后建设,建设后转制,不是一样的吗?
真是文绉绉的,文人的风格吗,咬文嚼字。
“还不是一样吗,领导。”肖建安笑着说道。
“完全不一样。”李振华解释,“企业转制后,再建设安居工程安置员工,是一企一策,一企一地,一企一时。建设安居工程安置国企员工,是统一规划,统一兴建,不用等企业改制,不用到处找地方,不用等明年、后年、大后年……”
“等等!”肖建安忽然明白了,打断李振华的话,“你是说,所有的安居工程集中建设?在同一个地方?建好后无论哪家企业改制,员工统意安排到哪里居住?”
李振华笑着点点头。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啊。
“哇塞,那太好了!”肖建安激动不已,“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公司就有救了。县长,你是怎么想到这样做的?哇太高明了,省时省地省力,还可以形成连片居住区,形成大的商业社区!太牛了。”……
糖厂转制的后续安置问题,至此全部解决。接下来的工作,就交给刘德行去具体跟进了。
李振华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人事调整上来。
毕竟这次官场地震涉及的人太多了,很多岗位出现空缺,人员配备不到位,工作很难有效开展。
各路人马频繁活动,有志仕途的人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李振华当然是他们攀附讨好的焦点。
毕竟补充的人员都是政府系统的人员,可以说,决定权就在李振华手上,用说不用谁是李振华一句话的事。
青山镇作为李振华的老巢,后备力量基地,当然是受到了重点关注。
秦勇上调任经贸委主任,黄武上调公安局刑侦队长,接替邢威原来的职务。
邢威作为姜玉山的人,高升公安局副局长。
不用姜玉山打招呼,李振华就主动给他提名了。
除了秦勇,招商办的刘敏调往县招商局,这可是张娜说过的,这个面子必须的给。
顺理成章的,唐艳秋和马文静这两个李振华的老部下,接替刘德行和秦勇留下的空缺,方分别升任青山镇的书记镇长。
政府大院方面,
做了数年秘书科长的朱长江,这个李振华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领导,调任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成为县政府的大管家。
曾花接替他担任秘书三科科长。
司机小何也提升为县政府的车队队长。
当然,还有其他更多岗位也更换了人,不过不全是李振华的人。
毕竟县里还有那么多领导,每人安插个一两人是是必须的。
但是李振华是这一轮人事变动的额最大赢家,人数最多,岗位关键。
李振华在栖霞的势力隐隐成型,兵强马壮。
接下来的日子,由于有刘德行、张娜、秦勇等得力干将在前面干事,李振华这个政府一把手,轻松了许多。
于是他有更多的时间花在自己的事情上。
晚上,花更多的时间辅导妹妹李佳音的功课。周六周日,则要开车跑到中州去辅导何晓雪的功课。
何中华的似乎更忙了,李振华每次去中州,很少见到他,聊天的时间更少。基本上是客气了几句,又走了。
李振华也不好问他在忙什么,只能默默地辅导晓雪的功课。
功夫不负有心人。时间来到了流火的七月。
决定命运的一刻来临,李佳音和何晓雪参加了高考。
何晓雪很给力,以683分的成绩如愿考上了复旦。而李佳音也不遑多让,考上了中.央财经学院,圆了自己的金融专业梦。
李振华到饭店给李佳音摆了一桌丰盛的晚宴,庆祝。
席间,全家人谈笑风生,喜气洋洋,都在夸李佳音有出息,考上了国家的财经专业的最高学府。
“哥,我可以卖掉我的股票交学费了吧?”
席间,李佳音忽然说道。
李振华这才想起,已经半年了,还没有看过李佳音买的深科技的股票,不知道涨成什么样子了。
印象里,深科技从1996年一月的3块,到1997年的5月会涨到70块的高位。
现在是1996年7月,刚过了不到一半的时间。
“等等,我都没有看。你的股票现在是什么价位?”李振华问道
“你猜猜!”一说到股票,李佳音眉飞色舞,显然,现在相当的兴奋。
李振华挠了挠头:“10块?”
全家人都盯着李佳音。
李佳音笑着摇了摇头。
“15?”
继续摇头。
“20?”
继续摇头。
“25?”
继续摇头。
“30?”
“哎呀,你这人怎么总是往上猜,怎么不会说少一点呀!”李佳音有些生气的说道。
李振华算是明白了,股票的而价格在20块至25块之间。
“23!”李振华脱口而出。
“恭喜你,答对了!”李佳音跳了起来,非常高兴,“你们看,过年的时候我是3块买的,现在是23块!赚了20!整整7倍啊,我真是天才!金融界的天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肖建安再次有些发懵。
什么转制后建设,建设后转制,不是一样的吗?
真是文绉绉的,文人的风格吗,咬文嚼字。
“还不是一样吗,领导。”肖建安笑着说道。
“完全不一样。”李振华解释,“企业转制后,再建设安居工程安置员工,是一企一策,一企一地,一企一时。建设安居工程安置国企员工,是统一规划,统一兴建,不用等企业改制,不用到处找地方,不用等明年、后年、大后年……”
“等等!”肖建安忽然明白了,打断李振华的话,“你是说,所有的安居工程集中建设?在同一个地方?建好后无论哪家企业改制,员工统意安排到哪里居住?”
李振华笑着点点头。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啊。
“哇塞,那太好了!”肖建安激动不已,“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公司就有救了。县长,你是怎么想到这样做的?哇太高明了,省时省地省力,还可以形成连片居住区,形成大的商业社区!太牛了。”……
糖厂转制的后续安置问题,至此全部解决。接下来的工作,就交给刘德行去具体跟进了。
李振华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人事调整上来。
毕竟这次官场地震涉及的人太多了,很多岗位出现空缺,人员配备不到位,工作很难有效开展。
各路人马频繁活动,有志仕途的人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李振华当然是他们攀附讨好的焦点。
毕竟补充的人员都是政府系统的人员,可以说,决定权就在李振华手上,用说不用谁是李振华一句话的事。
青山镇作为李振华的老巢,后备力量基地,当然是受到了重点关注。
秦勇上调任经贸委主任,黄武上调公安局刑侦队长,接替邢威原来的职务。
邢威作为姜玉山的人,高升公安局副局长。
不用姜玉山打招呼,李振华就主动给他提名了。
除了秦勇,招商办的刘敏调往县招商局,这可是张娜说过的,这个面子必须的给。
顺理成章的,唐艳秋和马文静这两个李振华的老部下,接替刘德行和秦勇留下的空缺,方分别升任青山镇的书记镇长。
政府大院方面,
做了数年秘书科长的朱长江,这个李振华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领导,调任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成为县政府的大管家。
曾花接替他担任秘书三科科长。
司机小何也提升为县政府的车队队长。
当然,还有其他更多岗位也更换了人,不过不全是李振华的人。
毕竟县里还有那么多领导,每人安插个一两人是是必须的。
但是李振华是这一轮人事变动的额最大赢家,人数最多,岗位关键。
李振华在栖霞的势力隐隐成型,兵强马壮。
接下来的日子,由于有刘德行、张娜、秦勇等得力干将在前面干事,李振华这个政府一把手,轻松了许多。
于是他有更多的时间花在自己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