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要建高层住宅?”程武惊讶道。
按他的设想,所谓的安置就是每人买一小块地,大约每块60——70平,开发公司统一建设地基,然后由个人自己建设地上部分。
毕竟现在的栖霞的开发都是这样搞的。
按照一块地6——7万的标准,地上建设平均3——4层,每层花费大约在2万元,每一户,连地带屋,建起来大约在13万左右,
显然,糖厂的职工即使遣散费再高,大部分也承担不了这么高的费用。
“对!”李振华回到,“我调查过,省城的安居工程全部采用高层住宅形式,每栋楼平均是18——20层,一栋分两个单元,每个单元设置四个户型,每层可以居住8户人家。二十层的一栋楼,可以安置160户人居住。
按照省城的价格,这些工程的造价,连地带上地上建筑,是600块左右每平。
由于是成本价销售,也就是说,下岗职工只需花6万块左右就可以买到一套100平的三居室!
如果是60平,甚至50平的两居室,三万块就可以入驻新居!”
“三万块就可以住新房?!”大家都惊讶了。
之前大家都习惯于买地建房,动不动就是十多万。
现在你说三万块就可以住新屋,的确很诱人。
“是的,三万!”李振华解释道,“那还是省城,物价和造价都比我们这里得多。按照我们这里的物价,如果采用和省城一样的政策,建造高层住宅安置职工,工程造价大概在400块左右,成本价出售,那么三居室就是4万块,两居室就是2万出头!”
4万块入住三居室新房!
2万块就可以入住两居室新房!
大家都震惊不已!
按照这个标准,如果糖厂拍卖一个亿,三千职工,每人平均分到3万,的确是每户都可以买到新房。
要知道,很多人家是双职工,甚至三职工,一户就是可以分到近十万元,买一套100平的三居室,一点问题没有。
就算单职工,钱少一点,他也完全可以买得起两居室。
令人头疼不已的糖厂数千员工的居住安置问题,可以完美解决!
“你这个办法很不错。”姜玉山率先说道,“花费不多,又可以解决问题,还解决了用地!”
“听起来是不错,但是不一定可行。”程武不服气,“你说的你那是省城,我们这里是县城。我们这里的人习惯了占天占地,自建楼房,套房恐怕没人要!”
程武说的是事实,无论是交通新村,还是教育新村,都是开发公司征了地,统一规划,平整好道路,建好地基,划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对外出售。
买地人再在地基上建房。
“所以我要利用糖厂转制的机会!”李振华说道,“的确,我们这里是县城,人们的很多行为都带着农村的习惯,农村的习惯就是占天占地,每户自成一体,建设独门独户的小楼房。
如果我们直接征地建设高层住宅,对社会出售,很可能销售不佳,收不回投资。
但是糖厂不一样。
他有近三千名职工,住厂的大大小小上千户人家,离开了糖厂,他们根本没有地方居住。
平均每户3、4万的遣散费,土地他们买不起,或者说买得了地,却建不了屋。无法解决居住问题。
我提出的建设高层住宅方案,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他们只有这个选择,而且是可以实现的选择。没有人愿意回农村,所以,他们一定会选在购买我们安居工程!”
“嗯,对,有道理,的确是这样!”
“可行!既不用政府出钱,,又解决破产企业职工的居住问题,实在是高明!”
“如果是我,我也一定会买!这可比住在糖厂原来的破宿舍好多了!”
“李县长做足了功课啊,什么都懂!”
人们开始窃窃私语。
听到大家的议论,程武也不出声了。
他不得不承认,李振华说的有道理,确实如此,李振华准备的太周到了,自己根本难不住他!
姜玉山微微笑了,显然,他对李振华的回答很满意。根本不用他这个县委书记伤脑筋,李振华就完美解决人人闻之头疼的糖厂职工安置问题。
要知道,赵刚时代,可是因为没钱,死也不愿意答应职工提出的安排住处要求,酿成了大规模的冲突。
李振华同样没有动用政府的钱,却能完美解决!
人比人,气死人啊!
“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觉得李县长这个计划如何?”姜玉山微笑着问。
“我觉得很好,完全同意!”陆成州说道。
他和李振华的私交本来就很好,率先出言表示支持。
“对,这个计划完全可行,我表示赞同!”宣传部长李玉梅也说道。
“不错,可以,我没有问题!”边演人物周天说道。
接下来,蔡铭等也纷纷表示认可。
姚文龙更加不用说,他本来就是李振华的下属,又是作了“附和”的庄严承诺,不可能有任何的反对意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你是要建高层住宅?”程武惊讶道。
按他的设想,所谓的安置就是每人买一小块地,大约每块60——70平,开发公司统一建设地基,然后由个人自己建设地上部分。
毕竟现在的栖霞的开发都是这样搞的。
按照一块地6——7万的标准,地上建设平均3——4层,每层花费大约在2万元,每一户,连地带屋,建起来大约在13万左右,
显然,糖厂的职工即使遣散费再高,大部分也承担不了这么高的费用。
“对!”李振华回到,“我调查过,省城的安居工程全部采用高层住宅形式,每栋楼平均是18——20层,一栋分两个单元,每个单元设置四个户型,每层可以居住8户人家。二十层的一栋楼,可以安置160户人居住。
按照省城的价格,这些工程的造价,连地带上地上建筑,是600块左右每平。
由于是成本价销售,也就是说,下岗职工只需花6万块左右就可以买到一套100平的三居室!
如果是60平,甚至50平的两居室,三万块就可以入驻新居!”
“三万块就可以住新房?!”大家都惊讶了。
之前大家都习惯于买地建房,动不动就是十多万。
现在你说三万块就可以住新屋,的确很诱人。
“是的,三万!”李振华解释道,“那还是省城,物价和造价都比我们这里得多。按照我们这里的物价,如果采用和省城一样的政策,建造高层住宅安置职工,工程造价大概在400块左右,成本价出售,那么三居室就是4万块,两居室就是2万出头!”
4万块入住三居室新房!
2万块就可以入住两居室新房!
大家都震惊不已!
按照这个标准,如果糖厂拍卖一个亿,三千职工,每人平均分到3万,的确是每户都可以买到新房。
要知道,很多人家是双职工,甚至三职工,一户就是可以分到近十万元,买一套100平的三居室,一点问题没有。
就算单职工,钱少一点,他也完全可以买得起两居室。
令人头疼不已的糖厂数千员工的居住安置问题,可以完美解决!
“你这个办法很不错。”姜玉山率先说道,“花费不多,又可以解决问题,还解决了用地!”
“听起来是不错,但是不一定可行。”程武不服气,“你说的你那是省城,我们这里是县城。我们这里的人习惯了占天占地,自建楼房,套房恐怕没人要!”
程武说的是事实,无论是交通新村,还是教育新村,都是开发公司征了地,统一规划,平整好道路,建好地基,划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对外出售。
买地人再在地基上建房。
“所以我要利用糖厂转制的机会!”李振华说道,“的确,我们这里是县城,人们的很多行为都带着农村的习惯,农村的习惯就是占天占地,每户自成一体,建设独门独户的小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