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有劳你多多担待了哦。”姜玉山说道。
“我分管新房没有问题,不过我有一个要求。”李振华说道。
“哦?你这是提条件?”姜玉山微微皱了一下眉头。
李振华 一点也不紧张,直视着姜玉山,“我要改革信访制度。有些过时的东西我要抛弃,有些有利于解决司机问题的措施我要推出来。同时,我要求得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
“你说的还是这个?”姜玉山的眉头舒展开来。
他以为李振华是提条件呢,没想到是要改革。
这年头,最不反对的,最欢迎的就是改革,谁不改革谁就是显得落伍。
所以,姜玉山是最喜欢听到改革的。只要是改革,就意味着 政治正确,岂有不支持的道理?
“行,只要有利于解决问题,有益于信访工作,有利于人民群众,县委县政府一定会大力支持你!”姜玉山信誓旦旦,就差拍胸脯了。
“那我就先谢谢姜书记了。”李振华解释道,“这个方案还在构思中,等我写出来,再交给书记审阅。”
“好,那我就等着拜读你的大作了。”姜玉山说道,心中期待起来。
他脑海中出现了李振华曾经的三三制公路建设方案,发展民营经济的特色小镇方案。这家伙,两次方案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取得非常显着的效果。
这一次,他对信访工作的改革会冒出什么样的火花?
李振华返回党校上课。
不知道为什么,李振华会栖霞处理 上访事件的事情早就传到了党校。
“当当当!”
“欢迎李青天回来!”
李振华刚一迈进宿舍,一阵猛烈的敲打声炸响,李振华被吓了一跳。
胡莱、蔡和珅、黄海涛几个室友突然从门后跳出来,手中拿着筷子、汤匙,猛烈敲击着另一只手中的饭盒,产生很大的声音。
“你们…..干啥!”李振华本来想发火,一看到是他们的恶作剧,马上就改变了语气。
“干啥?当然只祝贺我们的李青天大人破案有功啊!” 黄海涛嚷道。
“是啊,听说你回去把一桩拖了几个月的陈年旧案给破了,室友,你真牛逼呀!” 蔡和珅也说道。
“对啊,李县,连上访这么难缠的案子都给你解决了,你一定要给我们讲讲经验啊!”胡莱也由衷地说。
“经验?我哪有经验,瞎折腾而已。”李振华谦虚道。
“瞎折腾?我们怎么折腾不来?” 黄海涛说道,“快说。不说就是不把我们当做朋友!”
“对,快介绍,经验共享!这才是同学嘛!”
“对,说了我们请你吃饭!”
看着几个心急的室友,包括胡彪,现在已经完全放下了他最初的优越感,变得谦虚起来。
李振华放下行李后,喝了口水,于是向他们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在讲述的过程中,思路越发清晰,脑海中开始冒出许多彻底解决信访问题的思路……
党校培训为期两个月,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很快就会迎来结业。
结业是要写论文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李振华确定了自己的论文方向。
就是信访工作的改革和解决方案。
他的论文的核心分几点。一是等级分明,就地解决。原则上不允许越级上访,越级上访原则上不予受理,从源头上杜绝和减少到处上访的混乱现象。
二是有错必纠,信访事项事实落实到人,任何一条信访事项必须得到处理和解决,禁止踢皮球。不处理,不作为。像只这次的张阿姨上访事件,说到底是相关单位和相关人员不担当、不作为造成的,最终在李振华的强力干预下才到的解决。
说明事情不是不能解决,不是能力问题,不是职权问题,而是相关人员推诿扯皮,或者出于某些不能明言的利益问题心没有及时处理或是错误处理。。
三是出台责任追究制度。只要信访事项的明确责任人,没有在规定的时限内处理、解决有关问题,就会受到责任追究,包括但不限于处分、停职降级、免职、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他相信没有哪一个责任人敢于顶风作案,偷奸耍滑,拿自己的前途去冒险。
只要这个制度得到落实,信访的面貌一定会大为改观。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一定会跟着上升。
论文写好之后,李振华先是在几个好友之间进行了传阅,以发现不足,进行修改。
包括几个室友和刘静。
“老同学,你的论文很出彩,让人耳目一新!”刘静赞叹,“不愧是老班长,还是一如既往的犀利文笔,崭新的构思,新奇的点子!” 刘静由衷地赞叹。
“好一个有错必纠,好一个责任追究!真是说到到了点子上!”黄海涛说道。
蔡和珅:“以往,人们往往聚焦于信访部门本身,总是以没有权利为由为信访事件得不到解决开脱,从来没有想过可以从相关部门入手,逼逼他们负起责任,办成实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那就有劳你多多担待了哦。”姜玉山说道。
“我分管新房没有问题,不过我有一个要求。”李振华说道。
“哦?你这是提条件?”姜玉山微微皱了一下眉头。
李振华 一点也不紧张,直视着姜玉山,“我要改革信访制度。有些过时的东西我要抛弃,有些有利于解决司机问题的措施我要推出来。同时,我要求得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
“你说的还是这个?”姜玉山的眉头舒展开来。
他以为李振华是提条件呢,没想到是要改革。
这年头,最不反对的,最欢迎的就是改革,谁不改革谁就是显得落伍。
所以,姜玉山是最喜欢听到改革的。只要是改革,就意味着 政治正确,岂有不支持的道理?
“行,只要有利于解决问题,有益于信访工作,有利于人民群众,县委县政府一定会大力支持你!”姜玉山信誓旦旦,就差拍胸脯了。
“那我就先谢谢姜书记了。”李振华解释道,“这个方案还在构思中,等我写出来,再交给书记审阅。”
“好,那我就等着拜读你的大作了。”姜玉山说道,心中期待起来。
他脑海中出现了李振华曾经的三三制公路建设方案,发展民营经济的特色小镇方案。这家伙,两次方案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取得非常显着的效果。
这一次,他对信访工作的改革会冒出什么样的火花?
李振华返回党校上课。
不知道为什么,李振华会栖霞处理 上访事件的事情早就传到了党校。
“当当当!”
“欢迎李青天回来!”
李振华刚一迈进宿舍,一阵猛烈的敲打声炸响,李振华被吓了一跳。
胡莱、蔡和珅、黄海涛几个室友突然从门后跳出来,手中拿着筷子、汤匙,猛烈敲击着另一只手中的饭盒,产生很大的声音。
“你们…..干啥!”李振华本来想发火,一看到是他们的恶作剧,马上就改变了语气。
“干啥?当然只祝贺我们的李青天大人破案有功啊!” 黄海涛嚷道。
“是啊,听说你回去把一桩拖了几个月的陈年旧案给破了,室友,你真牛逼呀!” 蔡和珅也说道。
“对啊,李县,连上访这么难缠的案子都给你解决了,你一定要给我们讲讲经验啊!”胡莱也由衷地说。
“经验?我哪有经验,瞎折腾而已。”李振华谦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