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着花蕊点点头,示意她这幅韩美林的镜片没有问题。
“梅九,价格呢?”
我听得一愣,价格你也让我给你出?
我去,你这画廊开的!
但是,当着人家客户的面我也不好说什么,让出价那我就出个价吧。
其实,真实的古董行里,鉴定师帮人鉴定,和电视上那是完全不同的。
电视上的鉴宝节目,鉴定完,还顺带给个估价。
那个估价基本上都是根据剧情需要,导演定的。
当然了,那些拿上电视的古董也都是根据剧本来的。
现实的古董行里,职业的鉴定师鉴定完原则上是不出价的。
这是古董商自己决定的事,属于生意了。
出价其实又是另一个技术活,出不好反而容易让生意做砸了!
鉴定师,是不出价的。
但现在,花蕊竟然让我出价。
我不禁面露难色,花蕊看着我微微笑了笑,然后不经意的眨了一下眼睛。
我去!几个意思啊?
你这是要使美人计么?
我可是,
也吃这一套的!
眼前这幅韩美林的镜片,尺幅不大,大概五十公分见方的样子。
作品水平在韩大师的画作里算一般,从落款来看,应该是应酬之作。
“应酬之作,谈不上精品,38万。”
花蕊听完就直接看向了徐总。
徐总听得眉头一皱,“这么低?”
“不低了,徐总,我们给的价其实就是现在的市场价。你收藏现当代艺术品,也应该知道,这几年行情不好,很多画的价格都大跌呢!你这幅,如果我没猜错,也肯定是小赚的。”
花蕊对艺术品估价的能力我不知道,但是这讨价还价说服顾客的能力,可是没的说啊!
徐总点点头,也没表示同意,也没表示反对。
“那就再看下面两幅吧。”
徐总说着将袋子里的两个锦盒拿出来放在了茶几上。
锦盒打开,里面是卷轴,应该是国画。
“哪位大师的?”
我边展开画,边随口问了一句。
“两副是黄宾虹的。”
哟!黄宾虹,看这尺幅,那可就值些钱了!
卷轴展开,一副山水呈现出来。
但是展开到一半,我就停了下来。
赝品!
临摹之作!
画本身临的还算可以,但是时间线出了问题。
说明做旧的人没有用心。
当然,也许临摹的人根本没有想着用来当真的去卖。
但是,就有人收回来当真的卖了。
画上的题字落款,出现了两个人的笔迹。
原画作者,也就是临摹者,仅仅题了几个字。
而后来又有人在旁边加了字,落了款。
但是,加字落款的人并没有用心,留下了破绽。
什么破绽?
时间线出了问题。
画,是典型的黄宾虹的厚重积墨风格,也就是所谓黑宾虹。
而落款的时间却提早了数年,落在了白宾虹的时期。
了解黄宾虹的都知道,他的画前后有两个风格转变期。
六十岁前属于白宾虹,六十岁后属于黑宾虹。
所以,这幅画是赝品,而且,只属于中仿。
我展开一半就又重新给卷了起来。
徐总看的莫名其妙。
“你怎么又卷起来了?”
“先看下一幅吧。”
我不说结论,因为下一幅也是黄宾虹的,我想等一起看完了再说,省点口水。
第二幅展开,不到三分之一,一样被我重新给卷了回去。
被我猜到了,两幅作品一样的问题。
“徐总,如果我没猜错,你这两幅画是一个地方买的?”
徐总听得眉头一皱,“你什么意思?”
人家好歹也是老总,精明的很。
我的动作,我的话,已经让他知道了我的鉴定结果。
但,问还是要问的。
“这两幅画出自一人之手。”
“这不是废话么,都是黄宾虹的画,还能两人之手。”
“我是说都是一个人临摹的。”
“不可能,这两幅画我是在拍卖会上买回来的,一共花了我778万呢!”
“不知道是哪家拍卖公司啊?”
“也不是拍卖公司了,我是参加一个企业家俱乐部组织的现代艺术品拍卖会拍的。五六年前,在中海。”
我摇摇头,也懒得再追问下去。
这种事,说实话,在业内实在太常见了。
有人做旧买苗,专门养猪,等肥了就宰。
而眼前这位徐总,企业家,有钱,还很想投资古董艺术品。
但其实他什么都不懂。
这种人,就是最好的猪。
我的结论已经出来了,而且也很直接。
我没有再说话,而是看了看花蕊。
“徐总,这两幅画我就不收了。那幅小镜片,如果出手,38万我收了。”
徐总听得眉头紧皱,“这两幅是假的?你确定?”
我点点头,“这两幅做的不太好,行内人研究过黄宾虹的基本都能看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我看着花蕊点点头,示意她这幅韩美林的镜片没有问题。
“梅九,价格呢?”
我听得一愣,价格你也让我给你出?
我去,你这画廊开的!
但是,当着人家客户的面我也不好说什么,让出价那我就出个价吧。
其实,真实的古董行里,鉴定师帮人鉴定,和电视上那是完全不同的。
电视上的鉴宝节目,鉴定完,还顺带给个估价。
那个估价基本上都是根据剧情需要,导演定的。
当然了,那些拿上电视的古董也都是根据剧本来的。
现实的古董行里,职业的鉴定师鉴定完原则上是不出价的。
这是古董商自己决定的事,属于生意了。
出价其实又是另一个技术活,出不好反而容易让生意做砸了!
鉴定师,是不出价的。
但现在,花蕊竟然让我出价。
我不禁面露难色,花蕊看着我微微笑了笑,然后不经意的眨了一下眼睛。
我去!几个意思啊?
你这是要使美人计么?
我可是,
也吃这一套的!
眼前这幅韩美林的镜片,尺幅不大,大概五十公分见方的样子。
作品水平在韩大师的画作里算一般,从落款来看,应该是应酬之作。
“应酬之作,谈不上精品,38万。”
花蕊听完就直接看向了徐总。
徐总听得眉头一皱,“这么低?”
“不低了,徐总,我们给的价其实就是现在的市场价。你收藏现当代艺术品,也应该知道,这几年行情不好,很多画的价格都大跌呢!你这幅,如果我没猜错,也肯定是小赚的。”
花蕊对艺术品估价的能力我不知道,但是这讨价还价说服顾客的能力,可是没的说啊!
徐总点点头,也没表示同意,也没表示反对。
“那就再看下面两幅吧。”
徐总说着将袋子里的两个锦盒拿出来放在了茶几上。
锦盒打开,里面是卷轴,应该是国画。
“哪位大师的?”
我边展开画,边随口问了一句。
“两副是黄宾虹的。”
哟!黄宾虹,看这尺幅,那可就值些钱了!
卷轴展开,一副山水呈现出来。
但是展开到一半,我就停了下来。
赝品!
临摹之作!
画本身临的还算可以,但是时间线出了问题。
说明做旧的人没有用心。
当然,也许临摹的人根本没有想着用来当真的去卖。
但是,就有人收回来当真的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