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郑亲王,李香君突然想到许久没有听说郑亲王济尔哈朗的消息了,便问道:“殿下,睿亲王过世后,皇上亲政,不知郑亲王现在是什么情况。”
多尼脸色沉下来,道:“我十二伯在十四伯灵柩回京时,想起事谋逆,多亏你早有预见,没有把我牵涉进去。不过,济尔哈朗却因及时洞悉阴谋,提前防范而被太后重赏,所以把淑娴福晋充填了郑王府后掖。”
李香君问道:“那殿下的十二伯现在情况如何?”
多尼郁郁道:“十二伯已经被关押起来,目前倒还未作其他处分。好在,十二伯也没有把我扯出来。”
李香君道:“香君觉得,国务大事恐怕还要回归到皇上一人手中,所以,我觉得郑亲王现在的地位可能也比较微妙。”
多尼道:“济尔哈朗在宫里确实是一只老狐狸,油滑得很。当年,我十四伯和他二人共为辅政大臣,很多文书不知先送给哪位先行阅览,经常怕送错地方。济尔哈朗就发了文书,指示各路行政资料,必须先呈送睿亲王批示,再送他浏览。把我十四伯放在更高位置,自己以低调示人。但实际上,他却暗中向太后、皇上报告十四伯的僭越之处。”
李香君道:“人心难测,现在睿亲王这支没了主导,郑亲王这支也很难再干预朝政了。但今后朝政走向,殿下还是要多加小心,因为在睿亲王兄弟三人中,能够撑得起场面的,英亲王之后,恐怕只有殿下你了。”
多尼点头道:“确是如此,我很担心济尔哈朗秋后算帐。”
李香君沉思片刻,问道:“现在皇上亲政,如果百官有奏议,奏本程序是怎么样的?”
多尼道:“奏本仍是须要先送郑王府,再由郑王府筛选后,报呈宫里。”
李香君琢磨了一下,压低声音,“殿下,郑亲王地位微妙,这时正是在皇上和郑亲王之间掺些沙子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