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沈芸的短信!
这句再也平常不过的问话,却让江寒有些莫名感动。
已经是深夜十一点,沈芸此时有可能是刚刚完成一个课题。
此时还联系的人,一定是随时都在牵挂的人。
“你那里下雪了吗”,很巧的,江寒想起了前世让人泪目的一首歌。
这首歌流行的时候,恰是他转身进入商海、只身打拼的年月。
江寒把电话拨过去。
“想听歌吗?我给你唱几句。”
“你那里下雪了吗,面对寒冷你怕不怕,可有炉火温暖你的手,可有微笑填满你的家,你那里下雪了吗,面对孤独你怕不怕……”
江寒的轻声吟唱让沈芸十分感动。
“别怕,你不是一个人。春节我去野坡林场陪你。”
沈芸从小生活在优渥的环境,时时有父母的爱护,司空见惯的东西往往并不觉得如何珍贵。
虽然她从来没有感受到寒冷,但她却是时时都有一种孤独感。
在家里,母亲太过强势,父亲一再忍让。
就连自己的名字都是母亲起的,随母亲的姓。
沈芸不明白为什么,而父母则只知道让她衣食无忧,让她好好学习,其他方面的沟通交流极少。
而自从遇到了江寒,沈芸内心深处那种蚀骨的孤独感消失了。
她把她交给了他,他把他交给了她。
短信很短,余味悠长。
虽然不常和江寒见面,但每天的牵挂治愈了她的孤独。
而此时,沈芸却第一次感受到了江寒的孤独。
江寒低沉的歌声让沈芸意识到,在孤苦无依的江寒面前,自己的孤独是多么的矫情和苍白。
沈芸看过不少古今名人传记,她知道,真正的奋斗者才是孤独的。
自古英雄多寂寞。
越是英雄,越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人,他们越往前走,陪伴者就越少。
当他们成功之时,环顾四周,空无一人。
英雄末路,并非是无路可走,而是因为无人相候。
官场同样如此。
有多少人兴高采烈地走着,有同事有朋友有说有笑,走着走着,身边的人不停掉队或倒下。
沈芸知道,江寒在三河县是孤独的。
因为他做的事情以及他所用的方法,并不被大多数人理解和认同。
他的很多想法是超前的,因此会受到质疑,会招来非议甚至打击,这会给他今后的发展带来重重障碍。
沈芸的爷爷告诉她,江寒这样的人,不轻易向现实妥协,不愿意向世俗低头,在官场上容易树敌。
有本事,有个性,这种官员容易大起大落。
江寒是一个可造之材,趁着现在还年轻、官不大,得多受一些委屈和挫折,变锋芒毕露为光华内敛。
行柔而刚,用弱而强。
爷爷说,江寒将来能到哪一步,恐怕要看她的孙女了。
沈芸说道:“凡事不可强求,但求内心无愧。哪天你累了,倦了,我随你浪迹天涯,砍柴喂马。”
江寒哈哈大笑起来:“这可是你说的。会有这一天的。心中无甲子,岁月不知年。想去哪儿去哪儿,想出发就出发。”
江寒刚才的心境,沈芸都懂了。
江寒突然想到了一个词:情深不寿,慧极必伤。眼皮连跳了好几下。
……
第二天起来,乱石岭已经有人上工了。
因为建的是木屋,极少用上混凝土,所以冬天也不耽误施工。
黄沟村民在黄承印的带领下,开始整修道路。
主要是在道路两边栽下木桩,编上竹篾,既确保了安全,又凸显朴素的美感。
江寒给林业局长张留根打了电话,说是去绿城办事,需要请假两天。
张留根当即答应,并表示不要说两天,七天半月都行,只要把事办成。
江寒没说是去办啥事,张留根感到江寒昨天才到野坡林场报到,第二天就要赶到省城办事。
应该是为了野坡林场的道路。
听说江寒在省里有关系,说不定他是去跑修路资金了。
请完假,江寒让宋诚开着皮卡出了黄沟村,走省道,上高速,中午的时候赶到了绿城。
仍然在达裕酒店办理入住。
水小满在达裕酒店的裙楼里找了一个特色饭店,安排在一个临窗的卡座上。
江寒和水小满面对面而坐,宋诚说道:“江书记,我坐那边吧。”
“坐到一起吃吧,不要客气。”
江寒感到宋诚坐在一起吃,可能比较拘谨,挥手说道:“好吧,你自己找地方。”
宋诚双腿一并:“是。”
宋诚转身离去后,水小满奇怪了:“你不会是从部队里挑了一个人吧,你不就是个小小的林场支部书记吗?摆这么大谱?”
“他就是部队的,退伍好几年了。因为就地安排,连县城都很少去,军队时养成的习惯一时改变不了。”
菜上来了,水小满说道:“怎么搞的,听说你把机密文件放到桌上了,被发配了?”
“是林逍逍给你说的吧。刘庆福是想整我,但高书记也不想拂了一个常委的面子,所以,我就到了林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是沈芸的短信!
这句再也平常不过的问话,却让江寒有些莫名感动。
已经是深夜十一点,沈芸此时有可能是刚刚完成一个课题。
此时还联系的人,一定是随时都在牵挂的人。
“你那里下雪了吗”,很巧的,江寒想起了前世让人泪目的一首歌。
这首歌流行的时候,恰是他转身进入商海、只身打拼的年月。
江寒把电话拨过去。
“想听歌吗?我给你唱几句。”
“你那里下雪了吗,面对寒冷你怕不怕,可有炉火温暖你的手,可有微笑填满你的家,你那里下雪了吗,面对孤独你怕不怕……”
江寒的轻声吟唱让沈芸十分感动。
“别怕,你不是一个人。春节我去野坡林场陪你。”
沈芸从小生活在优渥的环境,时时有父母的爱护,司空见惯的东西往往并不觉得如何珍贵。
虽然她从来没有感受到寒冷,但她却是时时都有一种孤独感。
在家里,母亲太过强势,父亲一再忍让。
就连自己的名字都是母亲起的,随母亲的姓。
沈芸不明白为什么,而父母则只知道让她衣食无忧,让她好好学习,其他方面的沟通交流极少。
而自从遇到了江寒,沈芸内心深处那种蚀骨的孤独感消失了。
她把她交给了他,他把他交给了她。
短信很短,余味悠长。
虽然不常和江寒见面,但每天的牵挂治愈了她的孤独。
而此时,沈芸却第一次感受到了江寒的孤独。
江寒低沉的歌声让沈芸意识到,在孤苦无依的江寒面前,自己的孤独是多么的矫情和苍白。
沈芸看过不少古今名人传记,她知道,真正的奋斗者才是孤独的。
自古英雄多寂寞。
越是英雄,越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人,他们越往前走,陪伴者就越少。
当他们成功之时,环顾四周,空无一人。
英雄末路,并非是无路可走,而是因为无人相候。
官场同样如此。
有多少人兴高采烈地走着,有同事有朋友有说有笑,走着走着,身边的人不停掉队或倒下。
沈芸知道,江寒在三河县是孤独的。
因为他做的事情以及他所用的方法,并不被大多数人理解和认同。
他的很多想法是超前的,因此会受到质疑,会招来非议甚至打击,这会给他今后的发展带来重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