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了第二日寅时。
天还是黑漆漆的,只有天空之上,呈现出一种山峦一般的黛蓝。
纪云舒穿着紫宸宫宫婢的宫装,跟着几名宫婢一同走在几辆三轮车的后面。
三轮车里,推着的都是一些御膳房今日的食材,从蔬菜瓜果到鸡鸭鱼肉,无一不有。
走到紫宸宫南门,车队停下了,宫门的侍卫开始一一查验。
他们先是查验令牌和文书,确认没有问题之后,开始细细地检查马车上的物什。
一名侍卫头子模样的男子在一旁看着,对着自己手下的侍卫严肃道:
“都给老子警醒些!都检查仔细咯!连一只苍蝇都不许给老子放进去咯!”
最近成帝染病,太子监国理政,上头传话下来,必须严防死守所有的宫门。
这个时候要是出点什么纰漏,那是要掉脑袋的。
侍卫们自是比往日都更加上心,只要是能装下一个人的包裹箱笼,都得打开来查验。
直到将推车上的物什都检查完毕,一名侍卫跑到首领面前,恭敬道:
“李都尉,都查验过了,没有问题,可予通行!”
那名被唤作李都尉的男子扫视着眼前的车队,厉声道:
“人呢?人都核验过了吗?!别给老子出那种冒名顶替的事情!”
侍卫们听闻,又赶紧开始挨个查验随行的杂役、内监和宫婢。
纪云舒在袖袍之下的手,已经不知何时攥得紧紧的。
她没有低头,而是将身体挺得笔直,头也略高昂了一些,用尽量镇定的目光平视前方。
侍卫们分散查验,一名侍卫很快走到她的面前。
这时,带队的常嬷嬷走到李都尉跟前,笑着给李都尉递了一个荷包,道:
“最近宫里不太平,李都尉和大家伙辛苦了!这点散碎银两,请大家喝喝茶!”
这个时候,李都尉原本是不接任何人的好处费。
但面前的这个常嬷嬷,是宫中御膳房采购的管事,平日就对他们多有照顾。
宫中的人,向来拜高踩低,但常嬷嬷但凡亲自押车,经常给他们打点些好处费。
逢年过节,还经常给他们这些侍卫送些御膳房厨子做的吃食。
这些吃食,哪是他们这等人能够享用的?
那也是常嬷嬷会做人,不狗眼看人低。
于是,李都尉便接了常嬷嬷递来的银钱,不为这点钱,而是看在常嬷嬷的面子上。
常嬷嬷又笑道:“最近宫中的主子们都心焦上火,加上太子和内阁常驻勤政殿,最近御膳房的事情比以往多了一倍还不止!”
“不过,宫中的主子用膳是大事,所以你看,我们这送货的时辰都比往日早,到了御膳房还且忙呢!想必你们也不容易吧!”
听常嬷嬷这么说,李都尉点头,同时对着自己手底下的人粗声道:“常嬷嬷赶着回去干活,你们动作都快点!”
走到纪云舒跟前的那名侍卫得令,匆匆看了一眼纪云舒的令牌,目光在纪云舒脸上扫视着。
检查完,他便很快去了队伍的后面
等到全部查验完,一名侍卫对李都尉道:“查验通过,可予放行!”
李都尉对常嬷嬷道:“常嬷嬷,都是上面的命令,得罪了!”
常嬷嬷笑着摆摆手:“都是服侍主子的,这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说着,便引着队伍朝宫苑内走去。
直到一行人的身影彻底消失,李都尉才回头,再次走回了宫门口。
纪云舒悬在嗓子眼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她感到身后也起了一层的冷汗。
等到了御膳房的仓库前,车队停下,杂役们开始往仓库里搬东西。
常嬷嬷从马车上取一个食盒,对纪云舒招招手道:“你过来!”
纪云舒忙走了过去,常嬷嬷朗声道:“你将这抬食盒送去琅仙苑,交给敏贵人!”
这当然是托辞,纪云舒接过食盒,感激地看着常嬷嬷,常嬷嬷点点头,纪云舒便快步离开了御膳房。
纪云舒幼时也常随父亲到紫宸宫,只是父亲是外男,鲜少进入后妃所在的后宫。
还好霍尽渊是被关在奉先殿,奉先殿在前殿,她知道大概的方位。
纪云舒凭着记忆中的印象,在偌大的宫廷中兜兜转转,终于看到了奉先殿代表性的高大皇穹宇造型。
纪云舒心中一喜,她拐过一道角门后,不由加快脚步朝奉先殿走着。
“站住!”突然,一道又细又尖的嗓音在身后响起。
纪云舒心里咯噔一声,但她马上恢复了镇定,靠着廊道一侧低头停下脚步。
以往她父亲带她在宫中行走时,每逢遇到宫婢或者内监,他们都是这样避让的。
一个细皮嫩肉的内监从她身后走了过来,立在她的面前。
纪云舒能感觉到他的视线落在自己的脸上,她只低眉顺眼颔首站着。
内监看了看不远处的奉先殿,拉长了嗓音道:
“你是哪个宫里的?这是要往哪儿去呀?”
纪云舒早猜到他要这么问,将心中早已描摹好的答案和盘托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终于到了第二日寅时。
天还是黑漆漆的,只有天空之上,呈现出一种山峦一般的黛蓝。
纪云舒穿着紫宸宫宫婢的宫装,跟着几名宫婢一同走在几辆三轮车的后面。
三轮车里,推着的都是一些御膳房今日的食材,从蔬菜瓜果到鸡鸭鱼肉,无一不有。
走到紫宸宫南门,车队停下了,宫门的侍卫开始一一查验。
他们先是查验令牌和文书,确认没有问题之后,开始细细地检查马车上的物什。
一名侍卫头子模样的男子在一旁看着,对着自己手下的侍卫严肃道:
“都给老子警醒些!都检查仔细咯!连一只苍蝇都不许给老子放进去咯!”
最近成帝染病,太子监国理政,上头传话下来,必须严防死守所有的宫门。
这个时候要是出点什么纰漏,那是要掉脑袋的。
侍卫们自是比往日都更加上心,只要是能装下一个人的包裹箱笼,都得打开来查验。
直到将推车上的物什都检查完毕,一名侍卫跑到首领面前,恭敬道:
“李都尉,都查验过了,没有问题,可予通行!”
那名被唤作李都尉的男子扫视着眼前的车队,厉声道:
“人呢?人都核验过了吗?!别给老子出那种冒名顶替的事情!”
侍卫们听闻,又赶紧开始挨个查验随行的杂役、内监和宫婢。
纪云舒在袖袍之下的手,已经不知何时攥得紧紧的。
她没有低头,而是将身体挺得笔直,头也略高昂了一些,用尽量镇定的目光平视前方。
侍卫们分散查验,一名侍卫很快走到她的面前。
这时,带队的常嬷嬷走到李都尉跟前,笑着给李都尉递了一个荷包,道:
“最近宫里不太平,李都尉和大家伙辛苦了!这点散碎银两,请大家喝喝茶!”
这个时候,李都尉原本是不接任何人的好处费。
但面前的这个常嬷嬷,是宫中御膳房采购的管事,平日就对他们多有照顾。
宫中的人,向来拜高踩低,但常嬷嬷但凡亲自押车,经常给他们打点些好处费。
逢年过节,还经常给他们这些侍卫送些御膳房厨子做的吃食。
这些吃食,哪是他们这等人能够享用的?
那也是常嬷嬷会做人,不狗眼看人低。
于是,李都尉便接了常嬷嬷递来的银钱,不为这点钱,而是看在常嬷嬷的面子上。
常嬷嬷又笑道:“最近宫中的主子们都心焦上火,加上太子和内阁常驻勤政殿,最近御膳房的事情比以往多了一倍还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