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微已等候良久,却也不着急。最好二人一直叙旧,把她忘了才好。
她进来之后就发现这里人少得很,长公主所说的内外命妇,并不见一个。显然,太后要见的不过是万寿郡主和孙微。
听了长公主的话,太后的目光终于看向一直立在后头的孙微。
她没有立刻与孙微说话,只看向万寿郡主,温声道:“我见着了你,也就安心了。你舟车劳顿,恐怕也累了,且回去歇着吧。我这头还要家务事要收拾。”
万寿郡主扫了孙微一眼,笑道:“妾是累了,却也乐得看热闹。太后且收拾自己的,妾就在边上坐着,不妨事。”
太后倒是想来不避着万寿郡主,也由她去了。
她转而对孙微,正色道:“鲁氏,你可知罪?”
孙微伏地,向太后一拜。
“妾不知,请太后明示。”
太后使了个眼神,有个内侍将一张字条递给孙微。
“这字条,是你写的么?”
孙微定睛一看,字条上写了个“险”字,正是她当初为了见太子,通过瞿氏送去的那张。
她不由得一怔。
她以为这字条早就毁了,却不知为何在太后的手上。
“不说话么?”太后问,“你不说话就能瞒天过海么?”
太后说罢,便有个内侍被押了进来。
孙微看了那内侍一眼,对他有点印象,似乎是郭顺的手下,那日在静院确实见过。
她面上虽然镇定,内心却深知大事不妙。
“说吧,”太后对那内侍道,“在静院里发生了什么?”
“是,是!”那内侍回,“王妃不是用什么手段,向太子传了这字条。太子因着早前东宫失火一事,对王妃的占卜之术颇为信赖,于是见了这字条,惶恐不安,于是让王妃到静院来见面。”
那内侍瞥了一眼孙微,继续说:“王妃见了太子,只道她占卜过,太子此行去东海,危险重重。太子上了心,问王妃是否不宜前往,王妃却依旧劝太子东行,说是只须带着她,便可以保平安。而后……”
“而后什么?”太后寒声问。
“而后太子赞王妃足智多谋,问她是否要当东宫谋士,还要将自己的性命托付给王妃。”
“啪”地一声,太后砸碎了手中的茶杯。
“东宫谋士……还要将性命托付?”太后气得颤抖,“你对太子下了什么蛊,竟教他说出这等不知天高地厚的话!”
太后震怒,宫里头跪了一地。
万寿郡主抿了一口茶,垂眸看着不远处的鲁氏。此人倒还是一如既往地镇定,仿佛见过不少大世面。可纵使再镇定,她乍听此事,仍觉不祥。她倒是乐意看看鲁氏如何应对。
孙微平静地答道:“妾不记得太子说过这话。”
“不记得?”太后冷笑,“你是说,这内侍凭空编造了这些话?”
“妾的话于太后不过片面之词。太后何不召见太子?太子与妾一道,应当能将其中误会解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