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的突然提议让约翰·亚当斯·摩根有些不悦,他眉头紧锁,目光锐利地盯着安心,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安,我已经做了最大的让步,你不要得寸进尺!”
“约翰,别急嘛!”安心依旧从容不迫,轻轻摆了摆手,笑容淡然,说道:“我保证这个额外条件绝对不会触及你们的核心利益!”
“哦?”约翰·亚当斯·摩根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然后,他抬手示意道:“那你说说看吧。”
安心毫不犹豫地抛出了自己的条件:“约翰,我需要你帮忙打通华夏影视剧进入美利坚影视市场的所有障碍,尤其是内容审核方面壁垒。”
“嗯?”约翰·亚当斯·摩根的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了平静,然后,他面无表情地说道:“安,据我所知,美利坚的影视市场是面向全球开放的,不存在你说的内容审核方面的壁垒。”
“呵呵!”这个回答让安心忍不住笑出了声,他毫不客气地反驳道:“约翰,别把我当傻子啊!就连《哆啦A梦》这种人畜无害的动画片想要进入美利坚影视市场都得改成用刀叉吃饭,所以,你跟我说没有内容审核壁垒?笑话,天大的笑话!”
约翰·亚当斯·摩根被安心这番嘲讽怼得嘴角微微抽搐,一时无言以对。
事实上,敏感内容审核并非华夏独有,全球主要影视市场都存在类似的情况,只是各国的审核制度有所不同。
比如美利坚,虽然表面上实行分级制度,看似公平公正,但实际上,更深层次的审核完全基于敏感内容的严格把控。
那么,美利坚影视市场的敏感信息审核具体针对哪些内容呢?
比如犹太信息、WASP信息、种族信息、资本信息、GCZY信息,以及更深层次的文化潜规则信息。
但凡涉及这些敏感内容,审核机构和分级机构不会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因为他们自己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完全依赖于多方势力妥协后的潜规则。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这句话不但在华夏适用,在美利坚,照样适用!
当然,美利坚影视市场有一点还算“宽容”:即使内容没有通过审核,仍然可以在市场上发行。
但问题在于,未通过审核的内容会被主流影院、电视网络和流媒体平台拒之门外,从而在主流层面被彻底屏蔽。
这种情况下,想要继续发行这些敏感内容,只能依赖非主流渠道。
然而,非主流渠道的受众实在有限,根本不可能带来可观的收益。
试问,在这种情况下,谁愿意投资这种吃力不讨好的项目呢?
显然,这无疑是一个死循环。
更重要的是,美利坚实际存在人为制造的文化壁垒,这里面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文化潜规则。
如果仔细观察美利坚影视市场的话,那你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几乎所有能够在美利坚大获成功的影视作品,通常具备两个非常显著特征——要么足够新奇,要么足够“美式”。
举个例子,程龙的功夫喜剧就是典型的“新奇”代表。
他的影片凭借独特的功夫元素和喜剧风格,在美利坚市场赢得了一批数量庞大的忠实观众,但是,这种成功往往很难保持长久的平衡,因为作为大多数的普通观众,他们很容易对此风格产生审美疲劳。
至于“足够美式”就更简单了,《卧虎藏龙》看过吧?这就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美式结构电影,整部影片的内核都是基于美式风格设计的,华夏人觉得影片画面还不错,但剧情却是稀巴烂,不知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