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唯美 > 重生汉东赵瑞龙,开局放弃美食城 > 第203章 高铁之争!只有你赵瑞龙去一锤定音!

第203章 高铁之争!只有你赵瑞龙去一锤定音!(1 / 2)

“这就有线索了?”

赵立春打趣笑问道。

“不好说,得查了才知道。”

赵瑞龙收起手机,立马起身去厨房。

忙碌了一下午,早就饿得饥肠辘辘。

匆匆吃过晚饭,两人便直奔书房。

“高铁项目征地拆迁受阻,这事儿你怎么看?”

赵立春主动给儿子递上一支香烟。

“我怎么看?”

赵瑞龙接过香烟。

拿出打火机,先给父亲点烟,然后才缓缓落座。

“拆迁不顺利,不就是想多拿拆迁费吗?”

“我觉得只要不太过分的,就痛快答应得了。”

“但那种弄虚作假骗拆迁款的,还有狮子大开口的,就绝不能忍。”

“不过这一次大规模泄密,教训是深刻而又惨痛的,一定要吸取教训,优化改进相关法规制度,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这就是你的办法?”

赵立春眉头冷凝,有点不可思议。

“不然呢?事已至此,还能咋办?”

赵瑞龙苦笑反问道。

唉~

赵立春叹息一声,抽了口烟后撇嘴道:

“我还以为你小子鬼点子多,能想到绝妙的好办法,既能快速完成拆迁,又不用多花钱,没想到……”

赵瑞龙讪笑反问道:“我是人,不是神,局面都已经这样了,你还能让我咋办?这又不是征地拆迁百十亩地那么简单!”

“整个燕沪高铁一期工程,线路全长三百多公里,途径多个市县,数十万户居民在拆迁范围内,很多拆迁户都早做了准备,你让我咋办?”

“难道不拆他们了?彻底推翻现有的设计方案,重新勘察设计一条新的路线?重新向总务院申报?这得多花多少时间和经费呀?咱们耗得起吗?”

赵立春微微摇头。

“确实耗不起!”

赵瑞龙接着说道:

“况且从咱们京州到天海,现有的方案,在线路走向、车站设置、工程施工等方面,都已经反复对比过的最佳方案。”

“即便要改方案,要途径的城市不会变,唯一能变的就是农村地区,但绕行会增加距离和造价,将来运营后还会增加运维成本,显然更不划算。”

“而不更改方案,却要想又快又省的完成拆迁,我看就算神仙来了都没办法,要拆迁的企业和居民,为了多拿拆迁费都投入了不少,他们岂能做亏本买卖?”

“且不说那些要拆迁的企业,临时添置了多少设备、新增了多少工人,就说那些要拆迁的农民,他们加盖房子、抢种果树、突击结婚、仓促怀孕……”

赵立春摆了摆手。

“行了行了,这事就这么办吧!”

“从燕京飞回来的这一路上,我思来想去,也只想到这个办法。”

“保密工作没做好,被拆迁户们钻了空子,确实只能从咱们自身找问题。”

“但这方面的监管缺失,确实要深刻反思,要不然以后工程项目都没法干了。”

吧唧了一口香烟后,赵立春有些愁容的说道:

“拆迁问题,其实还好解决,多砸钱就能搞定。”

“现在真正有点棘手的问题,是高铁车辆采购与技术引进工作,搞得并不是很顺利。”

赵瑞龙有些懵。

“不是吧?”

“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我不是早就讲过吗?”

“铁路总署按照这个策略招标,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龙国品牌!这个高铁发展路线和原则,不是得到了高层认可吗?”

赵立春呵呵一笑。

“你以为铁路总署,是柳志恒一个人说了算?你别忘了,他还只是副署长!”

“呃……”

赵瑞龙表情僵住。

多余的话,赵立春都不用说,赵瑞龙已经秒懂了。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江湖,自然就有派系、有竞争。

柳志恒确实是对高铁痴迷,非常支持大力发展高铁。

要是没有他的强力推动,燕沪高铁一期工程项目,也不会这么快就走完了公司组建、线路勘察、方案设计、立项审批等诸多流程。

但正如赵立春所说,他毕竟还只是副署长。

他的能力和权限,也必然是有限的。

有时候为了实现某一目标,就不得不在其他方面做出妥协。

赵立春深吸了一口烟后,缓缓说道:

“你提议的策略没问题,原则也没问题,现在的问题是,跟哪一家国际巨头合作,依然存在较大分歧!”

“而四大国际高铁巨头,为了抢占咱们龙国高铁市场,也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有的连外交关系都动用上了。”

“虽然基于技术实力、长远发展、运营需求等各方面,咱们都倾向于跟希门子合作,哪怕价格贵一点也无所谓。”

“但是有人觉得法兰阿特斯通也不错,他们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也是世界一流,当然支持川奇和庞帕迪的也不少。”

赵瑞龙略略点头。

别看这一次高铁列车的采购规模不大,只有18列。

但燕沪高铁一期工程,是龙国第一条高铁。

谁都知道,既然有一期就必然会有二期。

一旦二期工程要开工建设,就必然会采购更多的高铁列车。

而且为了方便司乘人员无缝衔接。

为了最大化节约人员培训、维护保养等各方面的成本。

二期项目,恐怕都不会采取公开招标。

直接就会找一期的车辆供应商,来个单一来源采购。

最关键的是……

龙国后续还有规模更大的八纵八横高铁计划。

要修建上万公里的高铁,采购上千辆高铁列车。

那么谁成为了技术引进对象,那么谁就能在后续的国产化合作中,赚得盆满钵满。

毕竟要引进技术,岂能不给技术转让费、专利授权费?

而引进了谁家的技术,又岂能不采购一系列的软硬件,不购买相应的技术服务?

在龙国人通过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搞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国标准高铁列车,彻底实现国产化之前,绝对能赚麻。

偏偏放眼全世界,有条件有实力大规模建高铁的,目前也只有龙国,其他国家要么太穷太小,要么已经建好了或者根本不需要。

所以……

这还是18列高铁列车的竞争吗?

这不仅关系到,燕沪高铁二期上百列的采购,还决定了谁将获得未来龙国高铁列车市场的话语权。

在利益的驱使下,四大国际高铁巨头自然要抢疯了。

最新小说: 藏匿你 诸天订单:客串角色就能获得奖励 道易天下 偷风月 熟男俗女 半岛检察官:这份荣光我不会独享 官途之红袖飘香 脱单 吾以吾身镇万诡 吾家阿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