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历史 > 父慈子孝 > 第二百二十五章:亲王接受拷问,银行新增功能

第二百二十五章:亲王接受拷问,银行新增功能(2 / 2)

哪有这么挤兑人的。

分明是把长孙无忌架在火上烤啊。

不过,这样也好。

哪怕长孙无忌去了尚书省,他在民部许下的目标,也会随之带去。

毕竟尚书省总领的是天下事务,不能说你去了,就不管民部的事了吧。

李承乾也乐于见到长孙无忌抗压,他不抗压,怎么会知道要求人呢。

随着长孙无忌下去后,就是其他各部尚书上来,接受拷问。

一切都很顺利的进行着。

不过,在这之后,各道州的主官,也有一些人要上来述职,接受百官问询的。

你在地方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百姓的状况如何等等问题。

道州主官哪里经受过这样的拷打,从三品的上州刺史都战战兢兢,别说其他主官了。

在御前,在百官面前。

一个不好,说不定就栽跟头了。

救都没有人能救得了。

每一个上去又下来的,都是暗自抹了一把额头冷汗。

这真不是人干的事,心里承受差点的,怕是都要当场失态。

“吴王殿下。”

“请!”

报告中本来是没有银行内容,但房玄龄递到东宫后,太子把银行的事情给加了进去。

他不太明白,银行的事,份量并不足以在大朝议上问询的。

而且,吴王的身份又颇为敏感。

怎么看都不太合适。

但太子要加,他也只好从善如流。

李恪从李承乾身后,李泰身前起身,一身亲王冕服,彰显得体。

他在百官比较复杂的眼神中,坐在拷问席上。

亲王接受询问,这还是第一次,不过大家也清楚,这是亲王正式得以入朝为官的开端啊。

否则,李恪怎么会有资格坐在拷问席呢。

李世民对这三儿子的观感,是比较难明的。

又是欣慰,又是感慨万千。

他也事先知道,李恪上去后,要干什么。

“银行自成立后,先是在长安成立总行,随后在十道治所成立分行,总计兑出银元十万,合一千万贯钱,用于大宗交易之中。”

“从民间交易的反馈来看,银元极大的便利大宗交易,促近交易频繁……。”

他洋洋洒洒的讲述一通,道:“明年,银行将推广两项重要功能。”

“储蓄,借贷……。”

李恪说出这话,其实心里是很忐忑的。

储蓄还好,借贷就牵扯太大了。

只不过,百官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倒是让他出乎意料。

不应该啊。

“储蓄,是面向大唐所有百姓,凡是家有余财的,皆可存到银行,银行给予一定的利息回馈。”

“借贷,也是面向全大唐百姓,凡是家有田产土地者,皆是可以抵押贷款,收取一定的借贷利息……。”

“此两项举措,是银行在陛下精神思想指导下,大唐开拓探索的宗旨引领下,一次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重要尝试。”

“目的在于,使得大唐的经济增长,商业繁华,钱币流通等……。”

李恪说完后,就静静的等着百官的反应。

当即就有官员提出问题。

“敢问吴王殿下,百姓储蓄,有利息回馈,那么这个利息是多少?”

李恪正色道:“利息是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的,每年的利息都不固定。”

“比如说明年推出储蓄功能,一年利息,是两厘,三年利息是三厘半,五年利息在五厘半。”

“储蓄的年限越短,利息越低,年限越久,利息越高。”

官员吃惊的说道:“也就是说,十万贯存五年,利息五厘半,一年就是六千多贯,五年时间三万多贯?”

这个数目一出,百官哗然一片,都是难以置信之色。

简直就是在送钱啊。

十万贯如此,那百万贯呢?

又该是多少。

他们几乎都要晕眩了。

“陛下,银行此举,无异于是浪费国财。”有官员当即反对道。

“是啊陛下,不能这么做,若是人人都储蓄,哪里来这么多钱付利息,国库都遭不住的。”

“这事利国利民的好事,怎么就是浪费国财了?”

“我看储蓄就不错,由银行管着,家里不放多余的钱财,能减少盗窃之事的发生。”

“对啊……。”

百官们各执一词,双方激烈的争辩。

有的人则是在计算,家里的钱财存到银行,一年有多少钱。

不用做事,这不就是钱生钱了嘛。

虽然说有年限,但总比放在家里发霉的好吧?

“若是有人存了五年,中途取走怎么办?”

李恪答道:“低于一年,按月算,高于一年,低于三年,按一年利息算,高于三年低于五年,按三年利息算。”

“这写方面,银行都充满考虑到了的,制定出详细的规定。”

“诸公不用多虑。”

他气度沉稳,回答也是有理有据的。

百官们低声讨论,不过中枢大臣们却没有吭声。

大事开小会。

他们事前在陛下与太子面前,都达成统一的共识了的。

眼下是拿出来,让百官知道,朝廷要推动这项举措罢了。

不管百官如何反应,该推的还是要推。

最新小说: 朕,基建,但乙女游戏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我,活阎王毒士,女帝直呼离谱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偷香 暗堕刀剑会梦到吐槽役审神者吗 好兄弟古代托孤!送媳妇坑我? 神明的恋爱游戏 冲喜后,亡夫他又活了 枕剑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