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都市 > 小人物之风流仕途 > 第201章 迷乱的火热

第201章 迷乱的火热(1 / 2)

在云溪村,那劫匪出没的事儿起初闹得沸沸扬扬,仿若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

村民们茶余饭后都在议论纷纷,各种猜测与流言漫天飞舞。

可没过多久,这事儿竟如同燃尽的篝火,逐渐偃旗息鼓了。

究其缘由,不少村民都秉持着一个朴素却又有些狭隘的观念:劫匪作案,无非图财或图色。

眼瞅着高瑶家财物分毫未损,人也还在村里安然无恙,众人便理所当然地认定,这压根就不是劫匪干的好事,说不定是哪家的误会,或者是别的什么乌龙。

于是,大家的热情消退得比涨潮还快。

很快就将注意力转回了田间地头,毕竟庄稼可不等人,生计才是重中之重。

彼时,村里的李长青深感此事蹊跷,凭借着心中那股子执拗劲儿,连夜奋笔疾书,精心撰写了一份详尽的报告,打算呈递给上级。

巧的是,正值县领导下基层考察干部人选的关键节点。

这考察啊,门道可多了去了,人际关系自是首要考量因素,毕竟在乡村,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能不能协调各方、凝聚人心至关重要;再者,过往的政绩也是必不可少的衡量标尺,实实在在为村里谋了多少福利、办了多少实事,那可都白纸黑字记着呢。

村支书赵大全心里却打起了小算盘,他深知云溪村若因这劫匪之事传入领导耳中,那村里的形象乃至自己的评价必定大打折扣。

一不做二不休,他私自截留了李长青的报告,将其压在抽屉底层,决计不让这“负面消息”往上走,一心只盼着能顺利熬过考察期,继续稳坐他的位置。

好一门心思抓生产,把村里的经济搞上去,也算对村民有个交代。

不了了之。

乡村的冬夜,宛如一幅静谧的水墨画,宁静而悠远。

一弯蛾眉月宛如一把精巧的银钩,悠悠然挂在西天边际,洒下清冷的光辉。

繁星恰似璀璨的宝石,又仿若天穹睁开的眼睛,密密麻麻地镶嵌在黑色的夜幕之上,明明亮亮,烁烁闪闪,将这夜色装点得如梦似幻。

李长青独自一人坐在天井里,并未入眠。

他手中紧握着那杆陪伴他多年的水烟筒,“咕噜咕噜”地抽吸着,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传得老远,像极了人熟睡时的呼噜声。

屋内,一盏洋油灯散发着昏黄的光亮,那火苗小得可怜,宛如一颗黄豆粒,在黑暗中倔强地摇曳着,勉强照亮着屋内的一角。

灯下,坐着一位面容姣好的少女,不是李晓梅还能是谁?

这几日,她被父亲硬生生地困在家中,满心的委屈与思念无处诉说,眼睛哭得红肿,活像熟透的大蜜桃,那抹嫣红刺得人心疼。

“不知道李大哥怎么样了?哎。”

李晓梅轻咬下唇,心里暗自思忖着,终究还是禁不住叹了口气。

那叹息声里饱含着无奈与哀愁。

一边是含辛茹苦养大自己的父亲,那如山的父爱她从未敢忘;另一边是让自己心动不已、情根深种的爱人。

其实,她不是没动过逃跑的念头,以她的机灵劲儿,偷偷溜出去并非难事。

可一想到父亲独自在家,孤孤单单的模样,她的心就像被千万根针扎着,疼得厉害。

李晓梅沉浸在自己的心事里,越想越伤心,晚饭过后,她连碗筷都懒得收拾,失魂落魄地回了房间。

正欲拉上窗帘,让这世界暂时与自己隔绝时,眼角余光瞥见桌上多了一张小纸条。

她的心猛地一颤,像是预感到了什么,手忙脚乱地拿起纸条,借着昏黄的灯光一看,上面写着。

“晓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老地方,等你。”

落款处,那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周乾坤。

仿若一道光,瞬间点亮了她黯淡的眼眸。

李晓梅拿着纸条的手激动得颤抖不已,她迫不及待地奔向窗户,探出头去,外面漆黑一片,仿若深不见底的黑洞。

可她心里清楚,周乾坤就在这黑暗中的某个角落,正满心期待地等着她。

“看来得自己想办法了。”李晓梅紧咬下唇,眼神中闪过一抹决绝。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慌乱的心情,随后佯装镇定地走出房间,来到父亲身边。

她强挤出一丝笑容,轻声细语地跟父亲唠着家常,几句贴心话下来,父亲紧绷的脸上渐渐有了笑意,眼中的疑虑也消散了不少。

见父亲放松了警惕,李晓梅赶忙回到房间,翻箱倒柜找出一根粗绳,小心翼翼地锁好房门,生怕弄出一点声响。

她轻手轻脚地来到屋后的小阳台,这阳台全是木质结构,年久失修,踩上去“嘎吱”作响。

她稳住心神,将绳子的一头牢牢地绑在梳妆台的腿上,反复确认了好几遍,确保万无一失,才将另一头紧紧地系在自己腰间。

最新小说: 权路风云 绝品红人 娱乐:顶流可以浪,但不能菜! 李教授的婚后生活 兄有弟攻 秘野奇域 东京:开局养成邻居丰满太太 偷听校花心声,她居然是恋爱脑! 徐岁宁陈律 女同事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