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车来的蒙古大哥很健谈,语言不通,只能手舞足蹈的比划着。司机也是三句变两句的翻译,最后两个人走到背人处,蒙古大哥忽然从兜里掏出一摞钱,塞到苏阳手里。
“这...算什么意思,小费?”
司机大哥意味深长的笑笑,掏烟让出一根,蒙古大哥掏出打火机非要给点上。苏阳捂着手抽上,似乎明白了其中含义。
这是想走个后门,手下留情的意思?
苏阳摇头笑了笑,将钱推了过去:“大哥你放心,俺们这里不兴这个,我们鉴定所肯定百分百的认真,绝对不出现一个纰漏。”
蒙古大哥抿抿嘴,表情尴尬的笑笑。
这些玛瑙未来都是销售国内的,苏阳肯定不会让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东西从自己鉴定所里流出来。
再说了,鉴定所成立没多久,就搞暗箱操作那一套,那不是砸自己招牌嘛。
苏阳招呼他们两个进北大窑喝茶,随后走出窑洞跟大家一起卸货,几十个人卸三千公斤的货,还是挺快的,排成一个接龙长队,一筐筐料子从车上运到窑洞里。
刘小成拿着本子过称,记录公斤数,给筐贴上编号,按照编号位置往里摆放,一目了然。
忙完这些,已经是半夜三点了。
苏阳拍了拍手,打了一个哈欠,对大伙说道:“大家伙辛苦了,明天中午,咱们帮忙的一起来吃个饭,另外上次在这干活的,今天回去好好休息,明天下午两点开工。”
“阳子,你说俺们帮你搬了半天货,给俺也安排个活呗。”
“是啊,我们不想吃饭,就想找个活干。”
大家伙议论纷纷的,无非是想来北大窑干活,待遇好,工资高,伙食也好,就算是工厂子弟都比不上。
刘愣子得意的笑笑,之前就在北大窑帮工,现在也能有份工作,感觉有股子自豪。
“我说大伙,这鉴定所是技术活,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的,要我说阳子管顿饭就不错了。”
“唉,我说刘愣子,你跟着瞎嘚瑟什么,要说技术,咱俩比比,谁赢了谁干,你敢不敢?”
“比?比就比!”
刘愣子把手从裤兜里掏出来,年前在北大窑鉴定的时候,跟着苏阳没少学到东西,之前苏阳整理的那些速记手册,背的都是滚瓜烂熟。
就在大家伙准备比试一番的时候,苏阳站了出来,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要因为这事有伤和气。
“大家就放心吧,眼下这批料子并不多,要不了那么多人,我准备明天在城里租个门店,接一些城里的活,到时候活多了,大家都能来上班了,再等几天吧。”
大家听到这话,才悠悠离去。白了一眼刘愣子,看到那副嘚瑟劲儿,就想上去抽一巴掌。
随后,苏阳来到窑里,跟刘小成对了一遍账,加上筐的毛重是3250公斤,去掉筐净重3000公斤,正好。
刘小成打着哈欠,又在本子上计算了两遍,确认无误后,苏阳来到蒙古大哥面前,喊醒了那俩人,迷迷糊糊对了一遍账,没什么问题就签上了字。
天还早,苏阳今天晚上跟他们两个就在北大窑凑活一晚,把炉子给引着,也挺暖和的。
三个人一觉睡到了第二天上午,陆续在北大窑悠悠醒来,一睁眼就闻到外面飘来了肉香味。
热巴嫂子已经在外面的锅灶旁忙碌起来,系着围裙,弯着腰,冲苏阳微微笑,明眸善睐,格外动人。
“阳子你醒了,上次还剩下一些肉,我加了一些白菜粉条,快炖好了,等会你跟大家一块吃吧。”
热巴嫂子笑着,锅里的蒸汽飘出来,跟仙女似的。
“行嫂子,多舀点粉条子,我不爱吃肉。”苏阳看到外面已经来了几十个人,有昨天帮忙的,还有来上工的。
那些昨天帮忙的人,苏阳也记不清,隐约记得有十几个人,可今天却多出了许多人,而且都是拖家带口的,这是把自己当蹭饭的工具了。
哈孜克气冲冲的跑过来,“阳哥,你看这些人,都是来蹭饭的,这一锅菜还不够分的,咋弄?”
“都他娘的把老子当啥了,吃饭行,一家给一碗,多了没有。”
有些人听到这话就索然无趣的领着孩子离开了,看来有必要再买一个摄像头按上了。
刘小成端着碗来到大家面前,笑着跟大家聊天:“大家伙赶紧吃饭吧,吃完饭就开始上工了,咱们争取下午干一百公斤的料子。”
“当心吧,被说一百公斤,一百五也能干完。”二婶子笑着,扒拉着碗里的大肥肉,嗷呜一口吃的很香。
刘小成自从做了鉴定所的管事人,也是格外负责,大家伙也是心服口服,会算账的人,放眼整个乔木村也是独一份。
趁大家吃饭的空,刘小成来到苏阳面前,说了一些关于鉴定所的改进方案,想将原本的按天给钱,改为计件。
目前鉴定所分成了两个鉴定小组,二婶子和二虎他们两个做组长,已经具备了按件记工的条件。
干的多拿得多,省的有些人摸鱼,也省的有些人心里不平衡,也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
另外,如果有人鉴定失误,出现错判的情况,也要给予一定的判罚。
“小成哥,这些都没问题,具体的事情你自己定就好了。”苏阳对这些反感很认同,可自己事情太多,一直没来得及细想。
“那行,回头我再想想跟你说。”
两个人边走边说,来到了热巴嫂子面前,给苏阳舀了一碗菜,“阳子,这是你的。”
“谢谢嫂子。”苏阳扒开白菜粉条,发现底下藏着厚厚的肉,“还是嫂子会疼人。”
热巴嫂子低头笑了笑,水蒸气遮住了脸上的红晕。
从伊犁跟车来的两个人也跟着吃了一顿,随后便开车去城里了,这批活的工期定为两个星期,另外算上运输时间,以及文化局的审批时间,前后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这已经算是时代的最高效率了。
不过按照苏阳鉴定所的工作量,这三千斤的料子,一个星期就可以做好了。
吃过饭,大家开始紧锣密鼓的忙活起来,二婶子和二虎分别带着自己组的几个人,开始整理石料子。
“二婶子,你看这黄的红的是啥玩意啊,我怎么从来没见过啊?”刘愣子看着搬来的几框料子,一脸懵逼的问道。
大家闻言也是赶了过来,摸着这些类似猪肉一样的石头,脑子里充满了问号。
他们跟玉石打了半辈子的交道,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石头,有的红黄相接,有的鲜艳如血,有的带着线条花纹。
二虎用手搓了搓,这种材质跟玉石的糯性不同,带有一定的玻璃种,看上去有一种反光的光泽。
“塔青?不对...墨玉?也他娘的不是啊。”
在大家的疑惑下,随即看向了刘小成,“小成哥,你给看看这是不是和田玉,怎么从没见过呢?”
刘小成拿着本子走了过来,看了看这几框的料子,昨晚上只忙着统计重量,都没来得及看清料子。
“坏了,他妈的,咱们不会被人坑了吧,要真是这样,那咱们就完了!”
刘小成此话一出,大家心里忽然“咯噔”一下,随即开始七手八脚的检查起来,最终发现有至少三分之一的料子都是这种陌生的石头,要真是被人做了局,那一辈子也赔不起啊。
“娘的,怪不得晚上卸货,这八成是被下了套了!”
刘小成慌忙将本子往地上一扔,便朝外跑去:“大家先在这等着,我这就去找阳子问问。”
刘小成随即跑出北大窑,正巧看到苏阳正在窑顶上翻鱼,便捂着鼻子跑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