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印象中,江教授一直都是
达伦连忙点开了附件。
仅是看到标题,就令他瞳孔巨震,彻底呆愣在原地。
【通过人工智能对托卡马克等离子体进行磁控实现工业级人工核聚变】
这!是!什么!
达伦把题目反反复复看了三遍,才确认自己没看错。
如果标题的内容是真的的话,那简直是震惊世界的成果!
达伦一阵恍惚,自己不是上个月才见过江教授吗,怎么可能短短一个月时间江铭就跑到能源学领域做出了如此重量级的成果?
光是理解人工核聚变所面临的问题,开始一些小规模的实验,时间都不够吧?
但是论文一作里江铭的名字却提醒着他这一切都是真的。
达伦把眼镜推到鼻子最上端,目不转睛地开始了阅读。
作为物理学领域出身的编辑,他对核聚变的基本物理知识了如指掌。
几乎没有任何阻碍地流畅读完了第一部分,达伦的眼睛一亮,这篇论文的质量非常之好,从行文逻辑和文笔中就能看出来其中的深厚功底。
他咋舌赞叹,也不知道这第一部分到底是江教授写的还是后面的第二第三作者写的,读起来就像是一位科研多年的老教授花了很长时间字字斟酌写出来的一样。
寥寥几百字的introduction部分描绘了人工核聚变所面临的几大难题,如同精美的诱饵,勾起了他对整篇文章的兴趣。
鼠标轻点,目光下移,达伦跳过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转而去看第三部分的技术介绍。
他实在好奇得紧,这么难的等离子体控制问题到底是如何被江铭解决的。
江铭的成果从不让人失望,短短四页里几乎塞满了创新点与知识点。
“从人工智能想象中的世界中训练么?”,达伦轻声呢喃,眼睛中爆发出夺目的光彩,江教授的思路实在太妙!
为什么过去从没人想过用人工智能的手段来进行等离子体控制,就是因为每一次的核聚变实验都昂贵无比,达到让人工智能训练的数据量远非人力能及。
而江教授的方法,是让人工智能学习已有数据,想象出一个蕴含全部物理定律的世界,并在想象中自我学习,这完美解决了需要大量实验的难题!
达伦激动不已,再次滑动鼠标,看向了最后的实验部分。
他要看看江铭这个算法到底能将工业级人工核聚变推向什么层次。
是一分钟,两分钟,还是十分钟?
在他看来即使能把能量输出比大于1的核聚变保持两分钟,都已经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了。
“在我们的实验中,能量输出比稳定在1.2,持续时间超过十万秒。由于反应暂时还在持续,我们并不清楚在基于人工智能的控制系统下,托马卡克的极限反应时间有多久。”
“十...十万秒!?”,达伦被震惊地喊出了声,周围所有编辑都向他投来疑惑不解的目光。
他自知失态,再次推了推眼镜,咽了一口吐沫看向众人:“我收到了一篇了不得的论文,这一期的封面论文非它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