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定律就在那里,但是我们就是找不出来,你能理解那种感觉吗?”,柳晓渝挥了挥手上的厚厚一沓数据,有些丧气。
“没事的,在我们有生之年一定会达到的。”,看到面前柳晓渝低落的样子,江铭连忙出声安慰。
他也陷入了沉思。
在合作之前,他从没想过这个控制问题与他之前遇到过的都不一样。
“到底有什么办法能减轻做多次试验的负担,做到精细控制呢?”,江铭一边走着一边回忆着过去所学的有关信息学的一切知识。
如果缺乏理论知识,就难以设计精细的控制算法,只能依靠人工智能来做。
但是如果基于策略梯度算法设计人工智能,就需要有与现实情况足够相似的模拟环境,编写一套模拟环境同样需要足够的理论知识!
这个问题似乎陷入了死循环。
忽然,柳晓渝刚刚的话又一次在他的耳边回响。
物理定律就在这里...么?
江铭仿佛领悟了什么关键信息!
“我好像明白了,谢谢你的提醒!”,他激动地抓住了柳晓渝的手。
柳晓渝俏脸顿时一红:“你干什么...我说什么了?”
她做贼心虚般左右看看,发现夜晚的园区里并没有别的员工,这才松了口气。
江铭拽着她就回了办公室。
坐到桌前,他拿出一张草稿纸,在上面画了起来。
“你的感觉很敏锐,物理定律就在这些数据中。虽然无论是人还是AI,都无法从中总结提炼出基本物理规律的数学形式,但是这些数据本就是所谓的理啊!”
“如果我用深度学习网络,根据这些数据模拟出一个与现实世界足够相似的虚拟环境,然后再训练另一个人工智能,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执行策略梯度算法,是否就能学到足够好的控制策略呢?”,江铭放下笔,草稿纸上是两个半重叠的圆圈,其一标着真实世界,另一个标注了模拟世界。
“在想象的世界中训练!我们人其实也有这样的能力的,只不过人工智能基于数据的想象世界要更加完备。”,他的笔尖轻敲纸面,留下两点墨迹。
“好想法!”,柳晓渝看着江铭画的草图赞成道:“之前全部的40次实验数据我这里都有,这些数据的粒度大概是每0.1毫秒检测一次等离子体的温度、位置、运动等信息,以及线圈磁场状态的。你用这些数据足够吗?”
“量上是够的,不过丰富度上还有一些问题。”,江铭思索片刻后道:“你的数据都是来自于固定的控制模式,而没有任何精细控制时等离子体被控效果的数据。”
“换句话说,一旦开始精细控制,模拟世界由于没有与精细控制时等离子体反应的数据,就模拟不出来了。”
“所以,可能还需要你帮忙,我们再做一次实验。在这次实验里,我不需要等离子体的能量输出比大于一,但是需要核聚变反应的时间足够长,并且能收集到不同的精细控制行为对等离子体造成的影响。”
江铭侧着头问道:“你就假设如果有人真的想从数据中总结等离子体运动的基本物理定律,你会怎么设计实验获取数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