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提现在动辄几十上百层的深度网络结构了,早打入了未知领域,自然没人关心了。
人工智能可解释性这个方向很可能已经走向末路。
奈何他还真就沉迷于此,4年的大学时光都荒废在琢磨可解释性上,彻底错过了如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大潮。
时晨涛苦着脸,甚至因为紧张感到胃里一阵翻涌。
会场中就像有聚光灯打在一旁的江铭身上,照得他光芒夺目,自己却像是阴暗角落里无人问津的配角。
他甚至萌生了放弃这次答辩的想法...
...
答辩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众评委都有些心不在焉。
毕竟这些初级研究员,许多都不一定有他们学生水平高呢。那些所谓的“标志性成果”,有些甚至他们都没听说过。
另外在学术规划部分,大部分研究员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人工智能应用研究。
缺乏新意。
评委席上,一位位教授都面无表情地靠坐在椅背上,百无聊赖地听着台上的研究员畅谈规划。
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算是被江铭一手带火的方向。
在他横空出世之前,信息学界的研究员们完全想象不到信息学技术已经足够做出这么多有意义的应用出来。
当然,那个时候信息学技术也达不到现在的水平。
而在座的各位评委们,都是从“前江铭时代”走出来的老教授,对应用研究还是有一些成见在的。
应用做的再多也获得不了理论突破,长此以往,华国的信息学很可能会落后于蓝星其他国家。
不少教授都皱起眉头。
从众地选择应用研究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这些研究员的心思未必单纯,只是看着这个研究方向容易出成果,或者说得更实在点,容易赚钱,便一窝蜂地跑去研究。
高泽手指轻敲桌面,面无表情,但身旁的几个教授却都能感受到那弥漫在空气中的一丝怒气。
这怒气终于在一位研究员大言不惭地提出自己的学术方向是用人工智能预测股市时爆发了。
“好啊,好啊!金陵不愧是自古以来的商业中心!”,高泽鼓了三下掌,似笑非笑地讥讽道。
此话一出,台上的研究员顿时不敢说话了,整个会场都仿佛冷了三度。
即使是最迟钝的人也听得懂高院士的画外音,他在说金陵这边的研究铜臭味太重!
就连承办这次晋升答辩的王光伟院长都脸上挂不住了。
金陵这边信息学领域的科研规划一直是他在把关,而高院士此时的话几乎是在当众抽他的脸。
幸好,幸好下一个上台的就是江铭了。
他向着身后投去一个求救的目光,这时候也只有他能拯救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