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科研是一家。对于这样的优秀的研究员,他绝不希望在不擅长的领域浪费江铭的时间和天赋。
就在孙鸿细细思量的时候,江铭已经开始阅读第一道题了。
第一题,是一个简单的航天器轨道参数计算。
“给定一个航天器在中心天体的引力作用下运动,已知航天器在轨道上某一点A处的速度vA和位置矢量r⃗A的大小和方向,假设速度和位置矢量的夹角为θ。求航天器的机械能E。”
航天器的轨道参数可以帮助规划航天器的发射窗口、计算着陆地点,对于一个航天任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江铭提笔便在纸上开始刷刷地写了起来。
“机械能E为动能与势能的加和。E=1/2*mV^2-GMm/r。”
第一题完全是送分题,孙教授看着江铭几乎不假思索地答完了第一道题,暗自点了点头。
江铭在物理上的基础还算扎实,基本定律的书写完全不会有卡壳的情况,显然各种物理知识是牢记于心的。
不过,这对于一个航天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而言,只是入门的基础,后面的题才是真正考验人有没有做航天科研的能力。
江铭很快研究起第二题。
“已知一自旋卫星动量矩H=2500Kg⋅m2/s,自旋角速度为ω=60r/min,喷气力矩Mc=20N⋅m,喷气角为γ=45∘。要求自旋进动θc=90∘。问喷气一次自旋进动多少?总共需要多少次和多长时间才能完成进动?”
这是一道更加偏向实操的问题,由于喷气所导致外部力矩的作用,卫星的自转轴会在空间中进动。
孙鸿看着江铭陷入思索的中的表情,不禁露出一抹微笑。
航天学当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学懂的,不然他这一柜子的书是摆设不成?
这道题不光涉及航天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囊括了自旋和进动的概念,同时也包含了基本的通过喷气控制轨道与姿态的内容。
江铭努力回忆着这些天所学的知识,开始在试卷上书写起来。
“首先计算单次喷气所造成的进动角度θ,θ=Mct/H...”
“由于t为喷气的持续时间,由于ω=60r/min,则...”
“又因为喷气角度γ=45∘,实际有效的力矩分量为...”
“为了完成90度进动,最终所需的喷气总次数与时间为...”
仅仅五分钟时间,江铭就不带停顿地把这道题答完了,看得一旁的孙教授目露精光。
看来是有备而来啊!江铭的答题速度显然是对航天学非常了解,他本还想在江铭打不上来的时候提醒两句,现在看来是完全不用了。
不过这也让他有些疑惑,从江铭的答题中可以看出他对整个航天学都进行了系统的自学,这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没个小半年的时间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
但这几个月里江铭在信息的成果却显示着他一直在做信息学的工作。
这是哪里来的学习时间?总不能是在上大学前江铭就已经开始自学航天学了吧。
孙鸿简直想马上问问他,这到底是怎么学出来的,不过看江铭还在答题,又忍住了。
江铭在孙鸿看怪物般的目光中,平静地把试卷翻到了背面。
这道题目却是让他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