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武侠 > 帝台归鸾(重生) > 12 道观相逢问宿缘

12 道观相逢问宿缘(2 / 2)

    她继续追问:“即使是皇帝?”

    玄微道长长叹一声,用肯定的语气重复道:

    “即使是皇帝。女君与姜二姑娘一命系双魂,乃是世间罕见之相,是以今日姜二姑娘的命诗,女君才能得以一观。至于再行卜算之事,请恕贫道无能为力。”

    姜澂鱼后退一步站定,双手抱拳掐子午诀,高举至眉际,长揖道:“阿妤谢过道长。”

    季玄微将手中拂尘一甩,搭到一侧臂弯上,回礼并道了声:“道祖慈悲。”

    礼罢,姜澂鱼直起身,既然在玄微道长面前她已无秘密可言,便开口直截了当地问道:

    “我今日来此,其实并不为卜卦,实是心中有一惑难解,道长可愿为我解惑?”

    “女君且问。”

“道长可知,一命双魂之人,被取代的那一缕魂魄,会魂归何处?若还魂之人心愿已了,是否会愿销魂灭?”

    季玄微捋了一下花白的胡须,语气意味不明:

    “玄之一字,凡人难参。女君之魂,并不该存于此间,至于还魂之事,世间万物,生生灭灭,自有其缘法,非人力所能及。女君未来如何,贫道亦是无法预料。死生,命也,运也,非物非我,无可奈何也——”

    姜澂鱼苦笑一声,她也料到了会是这般模糊的答案。

    从前,她最爱看这类志怪异闻,按书中故事记载,还魂之人皆是生前有未了之愿,待了却尘愿,便会化作一缕魂烟归去。

    没想到有一日这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那她也会如书中所说,待尘愿了却,便会愿销魂散吗?

    她感激命运对她额外的恩赐,也为那个不知魂归何处的姑娘感到惋惜。

    就当是她借她这段日子吧,等找出当年杀害自己的真凶,查清事情真相后,她就可以当一个明白鬼上路了。

    届时,真正的姜澂鱼说不定就能回来了,一切便能重新走上正轨。

    小时候外祖母常对她说,人啊,不能太贪心。所以她只求这段日子就好。

    即使愿销魂散,她依旧感谢上苍,赐她这段机缘。

    姜澂鱼定了定思绪,将手伸进袖中,取出叶兰蕙托她交给玄微道长的纸笺:

    “有人托我将此信交与道长,她说,您看完自会见她。”

    季玄微接过后打开一看,先是微顿片刻,继而双目微颤,神情再不复方才的平静,语气也染上了丝沉重的意味。

    “此人何在?”

    “就在殿外。”

    “烦请女君将她带至后殿。昨日卜卦,卦象上说,贫道今日怕是无卦可卜。看来,变数已至。”

    姜澂鱼心中虽有疑惑,但也不便多问,应下后便转身出去了。

引路的道童还在外间候着,他悄悄打量了一眼这位女君,见她神色不似愉悦,便猜测可能是刚才的卜卦结果不尽如人意。

    姜澂鱼心中确实有些闷,更确切地说,是有些沉重。

    玄微道长的规矩是一人一生一卦,不论是问自身还是卜旁人,都有且只有一次机会。

    多年前,荣国公得玄微道长一卦,不问自身,也不问国公府的世子,他托玄微道长卜算的,竟是自己小女儿的命运吗?

    据《庄子·秋水》所载:“夫鹓雏(凤凰)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无独有偶,巧合的是,大祈皇后所居住的宫殿,就叫“栖鸾宫”,宫中有池,名曰“澧泉”。

    “澧泉为饮,梧木为栖”,所有的预言都同那座独属于皇后的宫殿有所对应。

    他在很久之前便知道女儿是凤凰命格了。

    而为了不泄露女儿的命格,他应该是连妻子都没有告诉,要不然孟氏今日便会同她言明,不会再让她去殿里碰运气求签了。

    旁人只道,被称为后族的姜家,这一代被寄予厚望的女儿,是大房的嫡长女姜凝烟,为了避其风头,二房荣国公一家还将小女儿姜澂鱼远送至西州。

    但今日她才知道,真正被荣国公寄予厚望的,一直是他的小女儿澂鱼啊。

    从始至终,姜家的澂鱼,才是姜家家主——荣国公真正属意想要送进宫的皇后人选。

    这些年他冷眼看着,无数刀枪都冲着大房的嫡女姜凝烟而来,而他的小女,却早早被他送往西州,远离一切纷争。

    如今后位久悬,满朝文武都在等待着上意松动的那一天。

    选择这个时间让女儿归京,荣国公又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思呢?

    萧妤的死,会不会同他有关?

    她无比清晰而又绝望的意识到,命运像一只无法逃开的大网,她被网罗其中,退无可退,避无可避。

-

    边想边走着,不多时便走到了前殿。人群多数已经散去,只有小部分人留在殿内上香祈愿。

    见姜澂鱼从后殿出来,叶兰蕙迎上前去,问道:

    “你所问之事结果如何?玄微道长肯见我吗?”

    姜澂鱼先是点点头,随后又露出无奈一笑:

    “我的事暂且不提,道长在后殿等你呢,快去吧。”

    两人相视一笑,叶兰蕙便在道童的带领下去了后殿,姜澂鱼则继续留在前殿等孟氏。

    她望着神像前燃着的一盏盏灯,有的烛台上还写了名字。

    这便是为亡故之人点的长明灯了。

    她招手问旁边侍立的道士,“道长,请问这长明灯怎么供?”

    道士闻言立即走过来介绍道:“女君只需写下故去之人的名字,再交够五年的香火钱,之后每五年再来补交一次就是了。”

    姜澂鱼指了指那些没有写名字的灯,问道:“这些灯为何没有名字?”

    道士答道:“本观供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名字写于纸上,压于烛座之下;还有一种则是将名字写在底座,有些香客不想让亡者的姓名示于人前,或是因着一些其他原因,便会选用这种方式。”

    姜澂鱼点点头表示知晓,而后从香囊中取出钱交给道士。

    道士收了钱,带她来到桌案边,取出一盏新的长明灯递给她,随后又递给她一支毛笔。

    她提笔,在烛座底部写下“姜澂鱼”三字。

    是的,她要为她点一盏灯,一盏引路的长明灯。

    没有牌位,也没有坟茔,她不知道真正的姜澂鱼,魂魄或是已往生,抑或是仍旧飘荡于人间,她能做的,也就是为她点一盏长明之灯了。

最新小说: 聚宝仙盆 总裁的秘密 瑾宁修真记 我有一个魔神模拟器 教主的退休日常 大梦主 都市仙尊洛尘 我在修仙界开发新技术 人间最得意 无极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