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外面的猫妈妈看到小猫跟着陈寻进去后,便转头带着另外几只小猫离开了。
它可能也是实在没办法才会把小猫送过来寻求帮助。
这样一来也好,相当于给小猫找到了一个温暖的家。
其实动物们都有这样的本能和情感,无论是猫猫还是狗狗都一样。
如果一个好心人喂养了一只流浪猫或者流浪狗,那么当它们有了孩子却无法自己抚养时,就会主动把孩子送给这个好心人照顾。
并且通常会挑选最漂亮、最健康的一只送过去,在它们心中这是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选择。
猫妈妈也是如此,看到陈寻接纳了小猫它也就放心了。
乡下渔村的生活总是充满了这样的意外和温馨。
陈寻回到院子里给小猫准备了一些牛奶和肉粥,而让大橘也分享了一些剩余的肉粥。
它们很快就熟悉起来,在同一个猫窝里安睡下来,陈寻看着它们心中也充满了暖意。
......
很快陈建国叫了陈寻一声,说是饭做好了。
等大家风卷残云般吃完了一桌丰盛的晚餐。
父子俩与苏静茹围坐在了客厅沙发上。
开始盘点今天的进账情况。
“‘海韵阁’的大老板把十斤梅花参都要了,最新市场价一斤310,总共是3100元。”
“市中心的柳总,买了120斤石头蟹和50斤皮皮虾,总共是10150元,去掉零头后收入是10100元。”
“嗯,记下10100元!”
“这是邻居老李买的石头蟹,花了120元...”
每一笔交易,无论大小,都仔细记录。
陈寻翻看着手机上的转账记录,一项一项念出来。
而老爸则端坐在茶几前,用钢笔一笔一划地记录着。
没过多久,总收益就计算出来了。
陈寻核对无误后,宣布道:
“今天地笼捕捞的总收入是8万5千400元。”
坐在一旁的老爸点了点头,数目没错。
苏静茹听到这个数字,愣了好一会儿。
“多...多少钱?”
“八万多???”
“天哪,我们一次出海就能赚八九万?”
她瞪大了眼睛,一脸难以置信。
“哦对了,今天听老郑说,你可是收获了一些品相不错的珍珠啊,他可羡慕你的运气,今天下午去卖了吗?”
“嗯,已经全部都出售了。”
陈寻笑了笑,把收据和拍下来的一些照片给他们看了一眼。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苏静茹差点惊的下巴都快掉了。
“我,我没看错吧?哥你今天出海捕捞珍珠,赚了四五万。还有那些海参......”
“哇塞,这个金珠珠光宝气的,金光闪闪,真的吼吼看哦!”
陈寻打趣:“看不出来呀,你居然也会喜欢这些珠宝啊?”
“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好不好?谁不喜欢珠宝呢,何况我本来就是个女生~”
“有时候还真看不出......”
陈寻嘀咕着,嘴角扬起一抹打趣的笑意。
苏静茹看着这些珍珠照片,一时间有些恍惚。
她很快回过神来,眼珠子一转,提议道:
“哥,既然我们出海捕鱼这么赚钱。”
“那我不去上学了,你教我打鱼怎么样!”
“作为回报,我可以给你介绍我闺蜜认识...”
苏静茹的话还没说完,陈建国就已经拿着筷子走了过来。
“来来来,你刚说什么?”
“我耳朵有点背,没听清楚!”
好家伙,居然想逃学?
这才几天,就翅膀硬了?
看到老舅的举动。
苏静茹吓得一激灵,转身就跑。
两人一通鸡飞狗跳,好不热闹。
“名字叫静茹,不说跟梁静茹一样,结果还跟个假小子一样!”
“你跑到我这儿厮混,结果不上学了,你爸妈知道了,还不得怪我?”
在老舅的严厉教育下。
苏静茹耷拉着脑袋坐在了沙发上。
陈寻看着她这副模样,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一叠现金。
有些顾客选择扫码支付,但也有些人会用现金。
他数了几张钞票,递到苏静茹手里。
“给,老妹,这是你的酬劳。”
苏静茹立刻来了精神,迫不及待地接过钱,用手摸了摸厚度。
这几天,苏静茹经常数陈寻给她的钱。
她一摸钱的厚度,就能大概估计出金额。
这厚度,至少有上千块!
苏静茹的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
她兴奋得忘记了脑壳上被敲的疼痛,脸上洋溢着比过年还要开心的笑容。
“哈哈哈,还是我哥最好!”
她大喊一声,直接从沙发上跳起来,冲进了自己的房间。
看她那兴奋的样子,肯定是去数钱了。
看着苏静茹兴高采烈的背影,老爸摇了摇头。
钱是陈寻赚的,他怎么处理他都不会干涉。
不过,老爸吸了两口烟斗,还是忍不住问道:
“小寻,现在你手里也有了点钱,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陈寻想了想,回答道:
“爸,我想买艘船。”
听到陈寻的话,老爸都愣住了。
“买船?”
他吸了两口烟斗,显得有些犹豫。
毕竟,就连家里现在那艘破旧的小渔船,当时都花了七八万。
而现在看陈寻的意思,肯定是不打算换这种小渔船的。
而且要换,肯定也得换更大的。
可是大渔船的话...
岂不是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老爸估算了一下陈寻的存款,之前几次捕鱼加上这次的收入...
最多也就二十万出头的存款...
哪怕加上卖珍珠和海参的钱,也才不到三十万。
“小寻...你想买船我没意见...”
“但这一艘船...怎么也得几十万啊...”
“难道你打算换艘新的小渔船...”
听到老爸的话,陈寻摇了摇头。
“不是小渔船。”
“我打算换艘十几米的中型渔船。”
听到陈寻的话,老爸愣了一下,“中船?全新的中船可得上百万啊!”
“这样吧小寻。”
“咱先把房卖了......”
“我去给你打听打听,看能不能找到一艘不错的二手船。”
“现在渔汛不好,很多人都想卖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