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森话音刚落,一道听起来有些沙哑的声音响起。
“现在就已经清仓日股,可以说说这家星海投资的盈利情况吗?”
紧随其后,又一道比较粗犷的声音出现。
“哈里森先生说的好,我也想知道这家公司的收益情况。”
“保尔森先生,可以吗?”
保尔森自信的回应道:“当然,本应如此。”
“不过我的能力有限,只能以最保守的姿态,大致预估星海投资的收益情况。”
随后,保尔森开始将星海投资的故事珊珊到来。
“1987年2月,星海投资成立第一支私募对冲基金——子鼠。”
“这家私募对冲基金融资500亿日元,也就是3亿多美元。”
“然后这家公司在短短2个月时间,靠着买卖NTT股票大赚1000多亿日元,差不对9亿美元。”
“这是当时的报纸报道,各位请看。”
说完,保尔森将早早复印好的朝日新闻国际版报纸,分发给可以决定高盛命运的高级合伙人群体。
“这条新闻啊,印象深刻呀。”
“嗯,这件事可是极大刺激了国内对冲基金的发展。”
“没错,我记得当时纽约时报的头版头条,也在报道这家基金的盈利情况。”
这种利用舆论手段达成自己目的的宣传方式,高盛集团再熟悉不过了。
因为高盛想要打压一家公司股价的时候,就会利用和公司有关的智库,对企业评价进行降级。
当原本A级评价的公司评级降低到B或者C时,高盛就可以通过做空赚一笔大的。
这一招数非常好用还隐蔽,可谓是屡试不爽。
保尔森奉承的说:“大家说的没错,这就是纽约时报报道的那家基金。”
“国内的对冲基金,可是靠着这次宣传获得了不少投资。”
星海投资远在日本,对于很多有钱但又没那么有钱的中小型投资人来说,十分的不方便。
这时,国内的对冲基金,就成为了平替对象。
尤其是那些有着比较好业绩的对冲基金,规模更是急剧扩张。
不过这些投资人也不亏,确实都借助日本股市的疯狂赚到不少。
就算是唯一的例外量子基金,也在87年股灾过后,重新走上正确的道路。
大钱不敢说,小钱绝对赚到不少。
“很正常的借力手段。”
一位高级合伙人随口回应了一句,接着重新将话题拉回正轨。
“然后呢?继续。”
保尔森冲他点了下头,继续往下说。
“借此机会,星海投资在同年4月成立两家新的私募对冲基金——丑牛和寅虎。”
“规模都是1000亿日元。”
喉咙有些干涸的保尔森,喝掉面前的黑咖啡后,语气变得有些低沉。
“接下来的时间点,就来到87年10月那场股灾。”
“我不知道星海集团那位富有传奇特色的竹下雅人会长,是如何发现股市不对的。”
“但他确实带领星海投资,在股灾发生前再次安全撤离股市。”
没等保尔森说出星海投资的具体盈利数字,一位高级合伙人迫不及待的问。
“星海投资没受到一点股灾影响,轻松逃过一劫?”
保尔森肯定的回应:“虽然不想承认,但确实如此。”
“可能,这就是投资天才吧。”
保尔森有点怅然,因为他所在的高盛,在那场股灾中损失惨重。
不过他心里同时有些庆幸。
因为87年那场股灾,高盛几位高级合伙人黯然离开。
他这才有机会更进一步,直接从普通合伙人升级到预备役高级合伙人。
虽然还是普通合伙人,但地位相差巨大。
高盛这家公司的构架其实很有意思。
严格来说,公司其实只分四个等级。
最低等级,名字五花八门。
总裁、高级总裁之类的名称一大堆,但实质只是普通的推销员。
他们的人数最多,巅峰时期超过10万人规模。
这些人无法参与高盛的任何决策,只是公司的一个螺丝钉。
之所以起总裁等高大上职务名字,主要是为了唬人。
当然,也有对等交易的意思。
高盛虽然是一家投行巨头,但也不会放弃中小企业的业务。
这些业务太小,合伙人前往不值得,只能派低级员工处理。
如果低级员工的职位名称只是普通员工,和中小企业老板沟通的时候,双方都会觉得别扭。
不如起个总裁的职位名字。
这样双方沟通的时候都是总裁,也就没有了职称的麻烦。
有点像销售行业,职位起步就是经理。
虽然地位低,但是口号可以喊的震天响。
第二个等级就是公司的普通管理人员。
他们有一定的权利,但依然只能听命行事。
第三个等级则是普通合伙人,数量始终维持在300人左右。
对于公司的发展,有一定建议权。
保尔森现在就处于这一位置。
同时,为了保持公司活力。
高盛会每两年高调轮换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普通合伙人。
少则六七十人,多则上百人。
这些成功入选普通合伙人名单的管理者,会收到首席执行官的电话通知。
他的对话通常很简洁,
“好消息会长翅膀。”
至于最高等级的高级合伙人,相当于别家公司的最高层管理,数量只有9人。
因为87年股灾,保尔森现在已经进入到高级合伙人预备役行列。
如果不出意外,5年内一定可以成为高盛高级合伙人。
“很有道理,天才是可以不讲理由的。”
现任高盛首席执行官,高盛发展到仅次于大摩的最大贡献者——约翰·温伯格,语气充满感慨。
他想到了他的友人,那位仿佛能洞穿未来的天才。
首席执行官已经发话,大家自然再没有疑问。
大家都闭上嘴巴,等待他进一步的指示。
大约过了1分钟,约翰重新回过神。
他歉意的说:“抱歉,人老了,总爱回忆过去。”
“保尔森,你继续说。”
“明白。”
保尔森点点头,开始讲起三支基金的盈利情况。
“顺利逃出87年股灾后,星海投资的名声更加旺盛。已经有天字第一号私募对冲基金的趋势。”
“至于具体盈利数字,报纸上没有详细登出。”
“不过根据公司的情报分析,多的可能超2000亿,少的也有1500多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