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所言,吐蕃人最近又不安分了,屡次退出小股部队袭扰城镇,劫掠我大唐百姓。”
“我手下的弟兄,有不少在和吐蕃人的冲突之中被杀了,大家都希望我能回去,让我带领他们对付吐蕃人,保护我大唐百姓,守住我大唐江山!”
李嗣业低头看了看自己粗糙的双手,认真道:“王爷,在下虽一介武夫,位卑权轻,可也有一片拳拳报国之心。”
“在下志在疆场,平生只是想戎马疆场,杀敌报国,驱逐异族,守我河山。”
“王爷厚爱,在下万死不能报答,只恨我与王爷相见已晚,若有来世,愿为王爷鞍前马后,万死不辞!”
显然,边疆来的一封书信沟通了李嗣业的心弦。
手下的兄弟们,在和异族厮杀。
自己却远在京城,待在王爷身边,整日牵马坠蹬,端茶倒水,这岂是大丈夫所为?
就算从了李瑁,当了寿王府的典军,也不过五品官职。
虽然和他现在的昭武校尉比起来已是官升两级,可若是不能上阵杀敌,就算是让他留在朝廷当兵部尚书,他也不会开心。
所以,他想走了!
恨不得立刻回到边疆去,投身疆场,和兄弟们一起对抗吐蕃,杀他个人仰马翻。
奈何自己与李瑁之间有七日之约,眼下七日之期未到,堂堂大丈夫岂能违背承诺,背信弃义?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不过他不敢说。
李瑁望着李嗣业,忽然笑了。
“李校尉,你的担心怕是还不至于此吧?”
“若只是一个七日之约,我想以李校尉的心性,还不至于如此忧心忡忡!”
“真正让你担心的是这些天,你跟在我身边知道了很多你本不该知道的事,你怕七日之后,我压根没有放你走的意思,到时候想走都走不了了,对不对?”
李嗣业继续沉默,只是那紧皱的眉头和无奈的表情,已经说明了问题。
李瑁知道,今日是个机会。
能不能把这“神通大将”李嗣业留在身边,就看自己接下来的“忽悠”了。
想到这,李瑁轻轻放下了手中的茶杯,一脸严肃的看向了李嗣业。
“李校尉,还记不记得我之前跟你说过的话?”
“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梦里有个老神仙告诉我大唐将来会深陷水深火热之中,而李校尉你,便是能收拾山河,拯救万民与水火之中的关键人物。”
“所以尽管你我二人是第一次见面,我却已经对你有所了解,不过那时你显然并没有相信我的说辞,是也不是?”
李嗣业默默点了点头。
虽然这是个封建时代,但对于李嗣业这样的军中猛将,鬼神之说显然并不可信。
什么老神仙,什么预言梦,这一听就是假的。
作为一个在疆场上厮杀,见惯了生死的人,这世上他相信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手里的刀。
虽然他也疑惑,为什么明明和李瑁是第一次相见,李瑁却如此器重他,非要把自己留在他的身边。
但想来对一个王爷而言,调查一个小小的校尉也不过是随手之事,不足为奇。
“我就知道李校尉不会相信,不过无妨,既然李校尉今日愿意与本王推心置腹,坦诚相待,那本王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李瑁看着面前的李嗣业,脸上忽然露出了一个狡黠的微笑。
他缓缓站起身来,在李嗣业目光的注视之下,把自己两只宽大的袖袍撸了起来,露出了先洗白嫩的两节手臂。
李嗣业有些疑惑的望着李瑁这失礼的动作,不明白李瑁是要做什么。
李瑁却是看着李嗣业,脸上俨然换上了一副严肃认真的模样,沉声道:“李校尉,接下来你所看到的事,涉及到本王身上最大的秘密。”
“这个秘密除本王外,这世上暂无第二人知晓,本王本不打算把这个秘密公之于众,让除本王之外的其他人知道。”
“不过今日本王不说出这个秘密,李校尉显然是不愿意心甘情愿留在本王身边,辅佐本王,即如此,本王也就冒一次险!”
“若李校尉在知晓了这个秘密后还执意要走,那本王无话可说,只希望李校尉走后千万不要把这个秘密告诉其他人,否则本王必死无疑!”
茶桌前,一时间有些安静。
李嗣业瞪着双眼,不知道该怎么回复李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