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可知道王元琰这个人?”
李瑁没有再绕弯子,直接把话题引到了王元琰身上。
李林甫听到王元琰的名字,微微蹙眉,略作思索后试探性的询问李瑁道:“殿下说的可是蔚州刺史王元琰?”
一州刺史,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了,李林甫知道王元琰这个人不足为奇。
李瑁点点头,表示是他。
而后李林甫便欲言又止道:“殿下的计划和王元琰有关?”
李林甫实在是想不通,自己能不能做上宰相之位,和这八竿子都打不着的蔚州刺史王元琰有什么关系。
不过他相信李瑁不会无的放矢。
既然提到了王元琰,想来这其中可能还藏着些他所不知道的隐秘。
李瑁并没有直接回答李林甫的疑问,而是淡淡开口笑道:“大人以为,阻挠你坐上宰相之位的关键在何处?”
李林甫沉吟一下,低声道:“下官为官数年,朝堂上自然也有与下官政见不合的政敌。”
“若说我坐上宰相之位最大的阻挠,无疑就是他们了。”
李林甫说的含蓄,李瑁却是直接点明了。
“是张九龄为首的那伙人吧?”
李林甫尴尬一笑,算是默认了。
李瑁拿起桌子上的茶杯抿了一口,继续道:“所以想成功助大人登上宰相之位,便是先要解决这些人才行,而我提到的王元琰,就是解决这些人的关键!”
闻言,李林甫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王元琰……这人到底有何特殊之处。
蔚州刺史,这官儿倒是不算小了,但他远在蔚州,和京城八竿子都打不着,如何能成为扳倒张九龄的关键?
一想到李瑁不仅有办法能让自己当上宰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而且还能顺便把张九龄等人给解决了。
李林甫的心中顿时一片火热。
若李瑁所言是真,这可真是双喜临门了呀!
如果真能解决掉这些人,以后朝堂之上还不是由他说了算?
想到这,李林甫便有些迫不及待的看向了李瑁,拱手道:“请殿下明示!”
李瑁微微一笑,淡定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开口解释道:“王元琰此人的前任妻子,是如今尚书左丞严挺之的现任妻子。”
“据我了解,严挺之此人,对他的夫人极好,几乎可以说是有求必应。”
“而他的夫人和王元琰之间,不仅仅有过去的夫妻情分在,还有各种利益勾结。”
“若是王元琰出事儿,严挺之的夫人,不可能坐视不理。”
“偏偏王元琰此人,身为蔚州刺史,虽不是巨贪,但却也没少干那些龌龊事,我们只需略施小技,给他送上一大笔银子。”
“然后再暗中揭发,派人严查,王元琰走头无路,一定会向人求助,严挺之的妻子,同样不会坐视不理,严挺之大概率架不住妻子的恳求,会出手帮忙。”
“只要严挺之敢替王元琰擦屁股,那么此事就算是成了,退一步来讲,就算计划没有成功,于我们而言,也不会有任何损失,继续从长计议便好。”
李瑁一口气,把自己的计划粗略的说了一遍。
李林甫听完后,顿时陷入了沉默,眼中满是思索之色。
片刻后,他抬起头来,看着李瑁一脸佩服道:“殿下好计谋!”
他现在终于理解李瑁说的能借助王元琰的手解决张九龄等人的意思了。
如果这件事按照李瑁刚刚所言的那样发展,严挺之插手了此事,那么他们完全可以提前准备好,借题发挥,打击严挺之。
偏偏严挺之,是张九龄等人向李隆基力谏的第三位宰相的人选。
严挺之出事,张九龄绝对不会坐视不理。
毕竟他们可在严挺之身上花费了不少心思,对他们而言,严挺之是一颗非常重要的棋子,不可能就这么白白被人挪出局。
而一但他们要保严挺之,也就彻底落入这个圈套里面了。
到时候李林甫自然可以向陛下揭发,几人结党隐私,独断专权,把持朝政。
以李隆基现在的性格,大概率会把严挺之和张九龄一起收拾了。
甚至,就算李隆基出于朝堂大局考虑,没有对张九龄他们动手。
但李隆基也不可能再让任何一个和张九龄等人走得近的官员担任第三个宰相了。
否则,张九龄,裴耀卿,再加一个提拔上来的新宰相全是一伙的,他这皇帝还怎么当的安稳?
到那时,李隆基大概出于制衡之道,会提拔一个与张党不和的另一人担任宰相,以此让他们互相牵制。
那这个人最大可能就是李林甫了。
李林甫越小越觉得这个计划的可行性非常的高。
而且诚如李瑁所说,成功了,收获是无法形象的,失败了也不会有任何损失,只是可怜那王元琰要被他们无意间坑一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