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从接手了菜馆的老板那里听来的。
在他嘴里,王杏儿不叫王杏儿,叫小春杏,是外地来的妓子。因着原先的青楼倒了台,转了几手才被卖到他们这里,真正是个没祖宗没姓名的玩意。
但不知怎么,竟然在街上就把年轻的李厨子给迷住了。
李家祖上八代连烟花巷的地界都没沾过,偏偏冒出来这么个不肖子孙,见了一面就对妓子朝思暮想,还要掏空身家给人赎身。
他爹当场就被气病了,捂着心口倒下去,半晌没起来。
折腾大半年,他爹娘还是拗不过他,让他变卖祖产把小春杏迎进了家门,还不是小妾,是正经娶过来当媳妇的,为此颇被邻舍指指点点。
这事说来也古怪,李厨子原来可是孝顺得很,做人也老实憨厚,从来对那些风月地方敬而远之。可在小春杏的事情上就跟走火入魔似的,那是谁劝都不听,也不知道被灌了什么迷魂汤。
等到把心心念念的人娶回来,李厨子眼看又恢复了正常,还盘算着东山再起,好好攒几年银钱,日后重新开一家李记菜馆。
可不巧,李家老爹可能是受不了非议,加上早先的一场大病,最后没挺过来。李家老太悲痛难当,跟着也咽了气。
这下外头就说得更难听了。有说李厨子不孝,气死爹娘的;有说小春杏不祥,克死公婆的;还有怀疑夫妻两个对长辈当初的阻挠心怀不忿,于是下了毒手……
流言一起,夫妻俩的日子越发不好过了。
小春杏这时却说自己想起了家乡的事,还有当年被拐子掳走的地点。于是夫妻俩一合计,索性搬出城外,找那小春杏的父母去了。
……
“大概是这么说的,我看贾畴已经传信叫人去查了。”
金乌手上捧着个大瓷碗,一边用勺子在里头搅来搅去,一边把听来的内容对裴岚复述了一遍,也省得他再劳神找人打听。“照我看,那人是不是真正的王杏儿不好说,但肯定在没进村子前就信了那什么邪神。”
原因也简单,根据那群白袍人的表现,她在其中的地位显然不低。那么多村人连自己供奉的什么神都还不知道呢,一个走丢多年的农户女儿,认回来才几年就能凌驾在他们之上,还能做主把所有人献祭……
金乌更倾向于,认祖归宗是假,恐怕是背后势力想更好地掌控守林村,才借了王杏儿的身份安插人手过来。
“不知道药农老伯有没有发现……对了,还有那口仙锅,燕行说是研究了山洞里的礼器之后,自己仿照着弄了一批药矿,但没有成功,矿石敲出来的声音只能让人产生幻觉,对虫子不起作用。”
当时听着于养转述的故事,燕行就站出来,道那小春杏可能是发现了铁锅的异常之处,或许还以为与邪神有关,才起了意把药农哄进村里的。
至于为什么要用这种药矿给人铸铁锅,他说得也直白,只是因为当时手边没有别的矿材罢了。这东西带来的幻觉轻微,就是叫人想起记忆中美好的事物罢了,用着也没什么坏处,李家厨子不就靠着这口铁锅开上了菜馆?
“不过也就是他自己的说法,谁知道他嘴里有几句实话。”
金乌自顾自说了不少,裴岚却只是静静听着,时不时“嗯”上一声,同时还翻看着桌上的卷宗。
“哎,你怎么一点不惊讶?”金乌有些不满,见他没反应,于是凑过去一看,“这什么?花名录……你早就已经找人调查青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