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老人讲过,大约在20年前左右,事情发生在南方地区一个宁静的村落里。当时,为了庆祝某个重要的节日,村里特意请了一班戏。很快,戏棚搭建在村子的中心广场上,那是用木头和帆布搭建而成的临时建筑。
戏班子的成员们从抵达村子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忙碌地准备着演出。
当夜幕降临,繁星点点地镶嵌在深蓝色的天幕上,戏棚里的灯光亮了起来,温暖而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广场。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有的带着自家制作的小板凳,有的则选择站在一旁。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大人们则热切地期待着这场即将上演的精彩演出。
一般都是七点半开场,戏台上,演戏的戏子早早地就到那里准备服饰,仔细地画好脸,为这一晚的精彩表演做着最后的准备。当锣鼓声响起,演出正式开始,戏子们粉墨登场。他们的唱腔悠扬婉转,如泣如诉,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动作优美流畅,一招一式都尽显功底,将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台下的观众们沉浸在这精彩的表演中,随着剧情的发展,时而欢笑,时而落泪,时而紧张地握紧拳头。
时间在精彩的表演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一点,演出缓缓落下帷幕。台下的观众们带着满足和留恋渐渐散去,台上的戏子们也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只剩下胡某和姚某负责在戏棚守夜。
胡某是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性格开朗,勇敢果断,平日里总是充满活力和热情。姚某则是一个年纪稍长的中年人,他经验丰富,沉稳冷静,经历过许多风风雨雨。两人虽然性格不同,但在这个时候,他们都肩负着同样的责任,那就是确保戏具的安全,防止丢失。
睡觉的地方就在戏棚的角落里,随意搭着两张简陋的木板床。胡某躺在木板床上,周围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混合着木材的味道和残留的戏服香气。就在他睡得迷迷糊糊之际,忽然听到一阵轻微的脚步声。那脚步声仿佛来自遥远的地方,却又清晰地传入他的耳中,如同轻轻的鼓点,一下又一下地敲在他的心头。他顿时一个激灵,从半梦半醒之间清醒了几分,连忙推了推身旁的姚某,紧张地问道:“姚某,你听到脚步声没?”
姚某睡眼惺忪,嘟囔着回答:“啥脚步声?我没听到,你怕是做梦了吧。”说完,翻了个身,又继续呼呼大睡,不一会儿就传来了轻微的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