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朱高煦什么,朱棣没说,但是意思显然也很明显了。
朱瞻基心里又不禁想到了他之前念过的那首《画虎》
“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自家爷爷也的确是只猛虎,不管怎么说,那位好二叔始终就是这头猛虎的亲儿子,朱棣再愤怒,再生气,但是愤怒过后,生气过后,心里却也始终惦记着这个二儿子。
只不过这个儿子有没有惦记这个爹,那可就不好说了………
朱瞻基心中思绪闪过,脸上表情却没什么变化,只是淡淡的一点头,就道:“爷爷您放心,我回去之后,会去一趟汉王府看看二叔,有什么事,我也会劝劝二叔的。”
说完,朱瞻基顿了一下,又继续道:“不过爷爷,二叔那脾气您也是知道的,他也就是一时头脑发昏,再加上这些年我爹对他处处包容忍让,没让他受过什么委屈,一时没想明白,等他回去冷静冷静,想明白了,他自然也就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你也不要往心里去,气坏了身体就不好了!”
“而且北伐马上就要开始了,到时候军中也还需要他!”
“是啊!”
听到朱瞻基的话,朱棣突然又冷笑了一下,像是自言自语的低声道:“军中还需要他,否则他哪能儿这么嚣张?”
朱棣自言自语声音不大,朱瞻基虽然没听清楚,但是大致也明白了其意思。
目的达到,过犹不及,朱瞻基也装作对朱棣话语没有听见的样子,立即就再次拱了拱手道:“嗯………那个……爷爷,没别的事儿,我就先走了!”
“去吧!”朱棣有些随意的摆了下手,有些意兴阑珊。
朱瞻基闻言,则转身就走。
乾清宫外,朱瞻基刚出乾清宫没多久,突然身后就传来一阵呼喊声:
“太孙殿下!”
“还请太孙殿下留步?!”
朱瞻基闻声回头,立即就见侯显迈着急促的步子,在后面追了上来,看得出来,应该追的很急,额头冒汗了不说,气息也很急促。
朱瞻基对侯显的感官不错,也知道这货没少帮自己在自家爷爷面前说好话。
虽然他对此不是太需要,但是也没拒绝侯显的这份好意。
见他追了上来,就停下脚步,笑道:“有什么事不用急,你先缓口气再说。”
侯显闻言也是没客气,皇宫很大,朱瞻基虽然没走多久,但是侯显想追上来,也是废了一番功夫的,喘了几口气,气息顺畅些了,他这才恭敬的对朱瞻基行了礼道:“殿下赎罪,奴婢追的急,失了礼!”
“无妨!”朱瞻基摆摆手,问道:“你追的这么急,是我爷爷还有什么事情要吩咐我吗?”
侯显没急着说事,而是再次拱手感谢道:“殿下,今天奴婢可多亏了殿下,否则奴婢这鬼门关上转一圈,还能不能回来,都得两说了!”
说着话,侯显脸上还有些后怕的道:“奴婢以前觉得殿下和陛下说话时,就已经够胆战心惊的了,今天碰见了汉王殿下,是差点没把奴婢的魂都给吓飞了!”
“是吗?”朱瞻基对于侯显拿自己打比方也不气,笑了一下,又从怀里掏出几张代金券递了过去道:“既然今天你被吓到了,那这点代金券,便算是本殿下让你压惊的吧,以后再有这种事,可还得你顶上去呢!”
“殿下可别再说了,有今天一次,奴婢就感觉得减寿十几年了,再来一次,奴婢怕是都不能在陛下身边伺候了。”侯显脸色一变再变,一脸的哭笑不得,感觉了一下手里代金券的质量和厚度,他脸上又露出几分惊喜的感激道:“多谢太孙殿下赏赐!”
朱瞻基见状,笑了一下,也没说话。
侯显自然也明白朱瞻基的意思,随即脸上的神色一正,立即拿出一份皇帝手谕,递到了朱瞻基面前道:“殿下,这是陛下下令三大营北伐阅兵的手谕,要求殿下的亲卫军一同参与,另外陛下要奴婢告诉殿下,务必要殿下让殿下的亲卫军在阅兵时一鸣惊人!”
北伐阅兵也就是北伐誓师了,阅兵这一名称,准确地说是从汉代才被正式叫起来的。在汉代,定期的阅兵活动常与立秋之日的“祭兽”活动一起进行,其中还要增加一些打斗的内容,所以有时候也叫做狩猎。
而大明阅兵则已经成为常态,有着三年一大阅,每年一小阅的规定,这是老朱曾经颁布的《教练军士律》明确规定的事情。
而向来喜欢宣扬自己才是老朱正统的朱棣,对于阅兵一事也是更为重视,甚至历史上永乐朝就曾经上演了一出历时一个月,震惊世界的大阅兵。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帖木儿帝国的使臣在参与这次阅兵之前,曾以自己国家没有跪拜礼仪为由,坚持不行跪拜之礼,结果在参观了这次差不多十万士兵参与的阅兵仪式后,直接就带头行了跪拜之礼。
朱瞻基接过手谕,看了一眼,内容和候显说的大差不差,微微想了想,随即想到了什么,立即笑着点点头就道:“行,你回去告诉我爷爷,我肯定不会让他失望,我的亲卫军也不会让他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