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二话不说,转身就走,这么多年下来,以他对老爷子的了解,他再在不走,老爷子急了,真的可能让人去把他爹叫进宫里来揍一顿,想想还是不让自家老爹来遭这个罪了,不然到时候真就是哄堂大笑了。
政房内,等到朱瞻基离开,朱棣放下手里的文书,揉了揉眉心,突然嘴角向上一扬,笑了起来。
“候显!”朱棣喊了一声。
随着他话落,政房角落里走出一个年岁三十来岁的太监,恭敬的对朱棣行了一礼,一脸苦笑。
“陛下!”
“候显,你觉得,咱最近是不是对太子有些过于苛责了?”朱棣问道。
刚刚行完礼的候显呼吸一窒。
他就知道。
这个时候被叫出来一准没好事。
作为靖难之前就跟着朱棣身边打拼起来的心腹和贴身太监,候显在宫里所有太监里面也能排到前五之列了,心智也算是坚定,经历的事情也算是丰富。
但是每次这太孙殿下一来,他都觉得是心惊胆颤的,主要是这位太孙殿下那是真敢说。
然而皇帝宠溺太孙,两人也是一个敢说,一个敢听,这下自然是苦了他这个朱棣身边的随侍太监,这些话是他这个太监不拿命能听的吗?
偏偏每次他想装隐身都不行,这不太孙殿下前脚刚走,他就被点了名。
心里满是苦涩,候显深吸口气道:“回陛下,太孙殿下显然是理解你的,太子殿下作为太孙殿下的父亲,也是为了朝廷着想,既然太孙殿下能理解您,太子殿下想来也是明白你的。”
朱棣斜了一眼候显,淡淡道:“就你聪明,听你一席话胜似一席话,咱问的你是咱是不是过于苛责了太子,没问你太子理不理解咱!”
候显心里一苦,直接就跪了,这是他能回答的问题吗?
显然朱棣也没有为难他,这些随他一起靖难的太监,活下来的大多数都是在靖难时立过功劳的,即使作为太监,朱棣也从来没有轻视过这些人,摆摆手,示意候显起身后,又笑了笑道:
“你说的没错,瞻基这小子是懂咱的,太子,太孙将来当了皇帝,想必也比咱做的更好些,当年父皇为了让建文坐稳了皇位,把这大明的刺都给他捋秃了,只是建文不争气了些,咱学不来父皇,但是咱这个当爷爷当爹的,也要帮他们将道路铺的更平整些才是!”
今天朱瞻基的话虽然将他气的不行,但是气过之后,他心里的触动也更多一些,当然这也是自己这位好圣孙了,虽然说话气人了些,但也是最让他舒心的。
谁让这是自己的宝贝大孙子,也只能自己宠着了。
离开乾清宫,朱瞻基有些郁闷,原本他觉得以老爷子对他的宠溺,先是告二叔三叔一番状,然后这件事自己再胡搅蛮缠一下,基本也有七八成的把握了,但是老爷子不讲武德,居然拿他爹威胁他,忒不讲道理了些。
顺天看来是去不成了,接下来估计还得整日里看自家二叔三叔在自己面前蹦跶,越想越气,越气越想。
“不行,这件事虽然是老爷子整出来的,但是罪魁祸首却是二叔三叔,不能光我不开心,得把二叔三叔喊上大家一起不开心不开心!”
嘀咕了一句,朱瞻基想到就做,立即就加快了速度往皇宫外走去,只是这头还没走出皇宫,朱瞻基远远就看到宫门旁边,一个胖胖的身影,正在和另一人争执着什么。
仔细一看,这不是自家便宜老爹吗,和亲亲的二叔吗?
巧了不是?
朱瞻基眼睛一亮,见自家二叔正背对着自己,朱瞻基也没声张,悄悄就走了过去。
宫门旁,两人都没注意到朱瞻基靠近,朱高炽正抹着额头,刚刚走的急了些,这会儿又和老二争执了一下,朱高炽额头已经见汗,
但是依然苦口婆心的劝说着朱高煦:“老二,你也得理解一下我是不是?去年河南旱灾,山东旱灾,还有福建倭患,顺天城要建,永乐大典要修,就连这应天府外面跑来的灾民都必须立即处理好了,近万的灾民啊,朝廷哪里还有剩余的钱粮?”
“那我管不了,大哥,这些事儿都是您这个太子爷的事情,您这太子爷不得都给处理好了,反正北伐的事情爹已经定下来了,你有本事去找爹理论去?”朱高煦抬抬下巴,脸上带着几分讥讽,显然丝毫没将眼前的这位太子当回事。
朱高炽还待说些什么,突然就看见一个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已经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朱高煦身后。
朱高炽一愣,下意识喊道:“瞻基?”
朱高煦听见朱高炽喊朱瞻基,顿时更加不屑起来:“大哥,你少拿朱瞻基来唬我,就是爹在这儿,我今天也是这话,北伐的事情是爹定下来的,钱的事,你这太子爷自己想办法。”
他话音刚落,突然感觉身后一道劲风袭来,心里一紧,但是还没等他做出什么反应,突然一道炸雷般的声音就在他耳边响了起来:
“二叔!!!”
朱瞻基声音极大,朱高煦只觉得脑子都翁了一下,然后就感觉一个重物扑在了身上,他一个不慎,差点被扑到在地,好在旁边就是城门,被他及时扶住,这才避免了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