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记得楚斐瑜应承过自己,会给浩儿、芸儿更好的前途。
“女子学些琴棋书画,只能添些闺房乐趣,最重要的是明事理、掌家事,母亲便做得很好,我能给芸儿的,便是到时候给她挑一门好婚事。”
“倒是弟弟,男子立于世间,既要成家,也要立业。皇上前两日还问过我,弟弟书读的怎么样,有母亲这么一说,我也知道如何去答了。”
罗氏越听越激动,她怕自己喜出声来,按住性子问道:“小主的意思是?”
给了罗氏一个放心的眼神,楚斐瑜说道:“弟弟既然书读得好,下个月便能进国子监读书了。”
国子监!
楚夫人喜出望外。她原本想着,能给楚斐浩请到一个好老师就很不错了,没想到竟然能进国子监。
作为京城权贵子弟读书的地方,国子监不仅意味着有好讲师,还有大胤最顶尖的官场资源。今朝同窗便是明日上司,浩儿能进这样的地方读书交友,只要考上进士,定然官途顺利坦荡。
“臣妇多谢娘娘。”罗氏诚心诚意地感谢楚斐瑜。
拎起桌上的茶壶,楚斐瑜给罗氏倒上一盏凉茶。
“夫人不必客气,主要还是弟弟用功,回家后继续督促弟弟读书便是。”将斟满的茶水推给罗氏,楚斐瑜说道:“妹妹还小,婚事倒是不用急,母亲以为呢?”
罗氏正在兴头上,一时间没有听出楚斐瑜话中深意,她接过茶杯,口中应承着,“是,是,”然后小小地喝了一口茶水,才惊觉这是一杯凉透的清茶。
“小主!”罗氏这才发现楚斐瑜高深莫测的眼神,从儿子前途有望的喜悦里回过神来。
楚斐瑜幽幽地说道:“世人多重男轻女,我愿意相信夫人对芸儿的母爱的,夫人呢?”
等罗氏回家,让楚斐浩去国子监进学的旨意也传到楚府,楚监丞定会认为,楚斐瑜能说动宗睿明,给楚斐浩一个国子监监生的名额,也能提携自己升官,离开国子监这个清水衙门。
未免楚监丞在贪欲下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妨碍到自己,楚斐瑜必须将罗氏紧紧笼络在自己身旁,楚斐芸的婚事就是不错的把柄。
在楚斐瑜极具压迫力的视线下,罗氏一时间有些坐不住,她垂头回道:“小主放心,臣妇明白小主的意思。浩儿和芸儿都是从臣妇身上掉下的肉,没有孰轻孰重之分。不管哪一个臣妇都希望她们过得好,为此,臣妇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倒也不会这么严重,”楚斐瑜收回目光,淡淡道,“夫人也知道,我这人一向怕麻烦,也不想找事。所以只要家里的人不给我找事,我自然也不会给夫人找事。”
“臣妇明白。”罗氏聪明,一瞬间就知道楚斐瑜在说谁。